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三语文诗歌复习.docx / 文档详情
高三语文诗歌复习.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5万字
约47页
0
4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语文诗歌复习.docx

高三语文诗歌复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语文诗歌复习

第一篇:高三语文诗歌复习高三语文诗歌复习学案2012-3-22一、【扣击考点】山东省新课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点击知识解说】1、诗歌的形象:它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翁(包括作者)。形象更多的也指即兴即景中的景和物。这些景和物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所以诗歌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象,也可以是物象。2、表达技巧,如:①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手法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后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哲理诗)三类。有时也有借事抒情②表现手法分A衬托:正衬、反衬,后者又分动静相衬,乐哀相衬两种。B象征C烘托D白描E虚实结合F动静结合,化静为动E点面、抑扬、正侧面结合G起兴H渲染I想象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用典、反问,顶针、互文等。3、诗歌按体裁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1)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3)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4)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三、【真题演练】(一)作用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踏莎行·闲游刘将孙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注: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词的起首三句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说明。(4分)(二)表达技巧题及诗歌的思想内容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2011湖南卷)晓至湖㈠上[清]历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㈢。(选自《清诗选》)[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1全国卷2)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高三语文诗歌【参考答案】一、1、答案:“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心情。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2、词的起首三句描写了作者所看到的类似西湖的美妙景色,一方面紧扣题目——闲游,(2分)另一方面为下文引发作者的故国之思作铺垫。(2分)二、1、(1)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逐出”,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刻、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1)(3分)表现了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三语文诗歌复习

文档大小:4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