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基本特点是简洁、客观、及时。2.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事实;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情况。3.学习新闻报道简洁有力的语言特点和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4.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教学重点】1.按照新闻的结构形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2.体会本文取材角度和选材特点。3.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入于叙事中的写法。4.分析文章中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分析文章中对照、反衬手法和描写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闻知识:1.新闻结构:①标题(主题、副题)。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紧接新闻后的一句话和一段话。③主体:导语后,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⑤结语:做后一句话,阐述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2.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3.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二、自主阅读1.画出本文结构。2.《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了哪些新闻事件?明确:按照时间顺序,三次降旗,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3.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梳理参观过程:参观顺序:概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建筑——长廊照片——地下绞刑室三、师生探究1.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①第二段景物、人物描写的作用:明确:“蒙蒙细雨”烘托气氛,衬托出殖民者内心的伤感和愁绪,表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面色凝重”“注视”,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末任港督黯然神伤的样子和失落感,从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主权后的自豪感。②历任港督的离任和彭定康的离任有何不同?明确: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意义不同,是具有标志性的最后一次。交代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收回香港后中国人的无比兴奋。③为何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明确: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回归祖国,表明在中国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山了。2.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①开头“阳光明媚的景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反语,美好的景象与不热金卡的历史形成反差,告诉人们在和平祥和的时代不应忘记历史。②四个“不该”、两个“永远”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突出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痛恨之情,表明了忘记纳粹历史罪行是可怕的。③作者写历史时写了那些场景?为何要写的这么详细?明确:地点和位置、牢房、毒气室、焚尸炉、不育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地下室。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和叙议结合的方法,给人以逼真的现场感和内心的情感,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参和在场景中,将愤怒的情感压缩在冷静的叙述中,使文章更真实,更有感染力。④结尾部分有何作用?明确:再次描绘了不热金卡的美好景象,照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和平的向往,深化了主题。第二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再别康桥》教案----------徐志摩海南三亚第六中学语文组李望教学目标1、欣赏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2、鉴赏诗歌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选择意象独特。重点难点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教学时数1教学准备配乐朗读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二、作者与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其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结婚。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时飞机失事,遇难时35岁。《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三、朗读

靖烟****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