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 正文:高中语文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教学计划15篇高中语文教学计划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质量,把教材教活,把学生教活。学情分析全年级共1100多人,14个教学班,1-4班为实验班,5-6班为阳光班,6-14为普通班,中考位置分在58.5分以上,只有20多人,在46.4分以上占700多人,相当一部分在46.4分以下,甚至还有少量的在41.4分以下,大部分学生底子不厚,学生学习习惯不很好,语文教学任务艰巨。目标任务1、规范现代汉语文字、词语的使用,规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应用。2、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文章、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在感受与思考、想像与联想、个性与创新等方面发展能力。4、在口语方面,训练学生大胆开口,引导学生说话文明得体。措施方法1、先备课,后上课,追求灵活多变的教法,创造生龙活虎的课堂。2、分析学生,研究教法,听课,评课,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3、坚持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本研究,完成上级安排的活动。4、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法分析1、相信主体而不夸大主体。2、严谨自律,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4、重视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步骤安排1、9、10月份完成第五、一、二单元教学,11、12月完成第三、四、六单元教学,1月复习。2、每单元完成相应的《作业本》练习和活页练习,完成读本上的自读指导。每单元完成相应的作文训练,作文评讲一次。3、9月进行写字训练,10月开展朗读比赛,11月开展书写比赛,12月讲课比赛。4、1月份写教学体会或教学论文,总结,交流。高中语文教学计划2本学期是本届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二学期,我们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备课组老师认真讨论后,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一、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1.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选用多种教学方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增强他的语文素养。2.贯彻学校的“三体”教育目标,着眼学生整体发展,促进学生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学校的教学要求,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高教学效益。3.落实我校语文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推进“大语文”学习和研究性阅读活动的开展。倡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多出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发展。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一)教学目标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主要的工作任务1.开展“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语文情况,引导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2.根据学生情况,修订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效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3.加强基础练习,落实单元训练,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在期末调研考试中力争第一。4.加强备课工作,通过集体备课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三、教学工作(一)必修课1.阅读教学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新课改,使用的教材有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和《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对必修课教本的处理,应依据合理有利、单元组织、集体备课、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高效完成。(1)进度安排前半期完成《必修1》前两单元和《优美的汉字》和《奇妙的对联》的教学,后半期完成《必修1》后两单元和《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论语》。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转转课”。(2)教学要求A.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其他老师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

是雁****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