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定价2005年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第一篇:高定价2005年高考文综模拟试题Usingtheresearchmethodofliterature,meansofobservation,behavioralapproach,conceptualanalysisandthepatternofinformation-seekingoflocalandoverseaswereanalyzedandcompared,Basicpatternstrategiesoftechnologyinformation-seeking2005年高考文综模拟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第1卷1~11小题为地理;12—23小题为历史;24—35小题为思想政治。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PQ为某日地球表面一个大圈上的一段,MN为其上的两地,且M、N同时迎来日出。据下图完成1~3题。1.下列日期M、N两地日出时间相差最大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10月1日D.11月22日2.当太阳直射黄河站(78°55′N,11°56′E)所在经线时,若MN与赤道相交,则其交点的经度为A.78°4′WB.101°56′WC.101°56′ED.0°3.PQ的长度最大值为A.地球半径的长度B.地球直径的长度C.一个经线圈的长度D.一条经线的长度“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350千米的东海西部凹陷区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达2.2万平方千米。日方称,早在1995年,中方就在该区域试采成功,“春晓”开采设施建成后,通过海底管道每年可向东部沿海省区输送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根据材料回4-5题,4.“春晓”油气田位于我国大陆架上,日本却说中国在抢掠属于日方的海底资源。上图中正确表示“春晓”油气田的位置,且从地质构造角度能反驳日本说法的示意图是()5.“春晓”开采成功后,可向我国东部沿海的省区供应油气,其中包括()A.浙江、上海B.福建、上海C.福建、浙江D.浙江、江苏新华网温州2004年8月20电,8月13日凌晨,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了乐清市龙西乡、福溪乡、仙溪镇的9个村庄。据材料回答6-7题。6.此次泥石流的自然原因()①山体破碎②遭遇强度较大的连续性降水③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重力作用下滑④地震诱发所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当今世界某些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和强度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近期十分活跃B.世界人口增长过快C.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D.风化、侵蚀作用加强原本是早春三四月开花的木棉树,却提前半年在深秋之季开起了紫色的花朵。无独有偶,同是阳春三月开花的桃树,现在居然也绽开了花朵。木棉树、桃树突然提前“争春”。连动物也不例外,昨日上午,记者在上海越秀区北路214号附近,就发现有数千黄蜂集聚在一棵大摔树底下,忙筑窝,场面很壮观。根据材料回答8-9题。8.发生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是A.温室室效应B.气候反常,温差反常C城市热岛效应D.华南准静止锋影响9.通过材料可推知,该时段内该地较往年A.晴天天多B.气温低C.阴、雨日多D.气温高“遥感’指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如飞机)或航天器(如卫星)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究和深钻技术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Dos)、全球定位(GPS)与地理信系统(GIS)的综合,实现了地球四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漉数据的集成,便于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据材料回答10—11题。10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A.经度、距离、海拔B.经度、纬度、海拔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的等高线11.下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A.甲>乙B.甲:乙C.甲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据此回答12—14题。12.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B.《诗经》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C.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D.它在当时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13.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包括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②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压制人性③认为“理”是客观规律④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多予少取”是富国强民的历史经验

波峻****9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