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州驻村工作组扎实有效推进复产重建工作(小编整理) 第一篇:高州驻村工作组扎实有效推进复产重建工作120多个市直单位坚持挂点,600多名机关干部长驻灾区高州驻村工作组扎实有效推进复产重建工作一年来,高州市四套班子领导、120多个市直单位坚持挂点,600多名机关干部长驻灾区,食住在农家,连续作战,帮扶农民复产重建。高州市38个党委、1608个党支部、3万多名党员在复产重建工作中勇于创先争优,始终战斗在复产重建第一线,带领群众奋力生产自救,积极参与复产重建工作。目前,高州市“9.21”灾区基础设施逐步恢复完善,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人心安定,社会和谐。(一)去年“9.21”特大洪灾发生后,高州市纪委监察局、市统计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国移动高州分公司、茂名海关高州办事处组成“9.21”救灾复产驻村工作组进驻马贵镇周坑村,负责该村的复产重建工作。该工作组切实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加大投入,扎实帮扶,取得了“四个最早”的好成绩。在复产重建工作中,周坑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三点一线”(抓重点、攻难点、盯热点,全力投入复产重建第一线)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周坑村的复产重建工作。针对全倒户的不同特点,驻村工作组紧紧抓住重建家园这个重点,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事一对策、一人一任务、一天一跟踪”的原则,对14户全倒户制订出14种不同的帮扶重建方案,然后分解到各个驻村组员身上,每天进行跟进落实。坑口村全倒户沈洪富,5年前做了胃切除手术,妻子6年前得了肾结石,两个儿子都患肝炎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经济非常困难。但他在工作组的帮助下,积极主动筹划重建,家中两兄弟也全力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工作组想方设法帮助沈洪富联系买砖、还筹集到13吨水泥等。他于去年10月7日动工,成为灾区重建第一户。在重建过程中,组员们还亲自帮助铲砂铲石,搬运模板等,他于去年11月19日成为灾区最早进住新居的全倒户。住在半山腰火烧石自然村的全倒户练庆盛,妻子早年病逝,家中劳动力严重不足,由于重建选址在半山腰,加上雨天路滑,建筑材料没法运送上去而停工。工作组迅速从7公里外的大西村请来“马帮”帮他把砂石等材料运送上山,还为他送上3000元重建资金。为了加快重建步伐,工作组还采取“两限一奖励”办法,对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动工和在春节前搬进新居的全倒户进行奖励;对先动工的先奖励,工作质量好又快的多奖励。对能按质量按要求完成重建的全倒户,由驻村工作组自筹水泥奖励每户7-10吨,奖励资金2000-3000元不等。如三尺田村的许经良,在工作组奖励和帮助下,仅仅用了30天,新建房屋便已竣工。通过工作组和镇村干部共同努力,周坑村于去年12月30日前完成了全倒户重建任务,成为马贵灾区第一个完成全倒户建设任务的行政村。为确保农田用水及时恢复,驻村工作组积极攻克水利修复这个难点。“9.21”洪灾导致该村480多个大小水陂被冲毁。为了发动群众自己动手修复部分中小型水陂,驻村工作组及早规划、及早动手,通过由工作组无偿奖励水泥,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进行修复。还采取“三分解一跟踪”、“三到两拍”的办法,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在国家资金还没到位的情况下,工作组依靠自身努力,率先自筹资金和水泥迅速修复好了周坑村中小型水陂38座,实地调查测量待建水陂188座。在国家重建资金下拨到位后,待建的188座水陂也迅速地得到修复。此外,驻村工作组还紧盯维护稳定这个热点,实行“两制一集中”的办法,解决一批矛盾纠纷,确保灾区和谐稳定。目前,周坑村在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帮扶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复产重建工作实现了“四个最早”:周坑小学是高州市灾后最早复课的学校;沈洪富是高州市灾后最早动工重建的全倒户;沈洪富是马贵镇灾后最早入住新居的全倒户;周坑村是高州市灾后最早完成全倒户重建任务的行政村之一。(二)高州市大坡白马东朗村在“9.21”特大洪灾中受灾尤为严重,该村10多户村民的家园全被洪水冲毁,受灾村民被安排住进了安臵点的临时板房。灾情发生后,高州市教育局、司法局、卫生局以及高州四中等四个单位组成驻村工作组和受灾群众一起抗击洪灾,重建家园。白马东朗村沿大坡河而建,此次“9.21”特大洪灾中,该村房屋倒塌13栋,70多亩农田被毁。更为险峻的是,大坡河河床被垫高数米,导致其河流改道,移至村前,距离村落不足30米。加上背靠大山,村民常年饱受山体滑坡之害。为了科学合理规划白马东朗村重建工作,驻村工作组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协助相关职能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东朗村实地勘察地质情况,进行房屋损毁情况鉴定,设计重建规划图,帮助全倒户选址等。经过实地勘察论证,该村需迁址重建,以彻底摆脱洪灾厄困。同时,驻村工作组千方百计加快重建进度,确保该村11户全倒户在今年春节前入住新居。据在大坡镇白马村驻点的高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健鹏说,回忆起坚守灾区的日子,深深地感慨灾后

雨巷****珺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