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效课堂汇报课总结 第一篇:高效课堂汇报课总结新教师汇报课总结张楠2012年10月24日上午,雨田中学新民校区的群体物理老师听了我的一堂课。这次授课是为雨田中学八年七班的一节习题课,课程的主题是《物态变化》章末复习。课后校领导对我所讲授的课程进行了认真的点评,并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本次听评课,我感觉受益良多,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课程讲授总体情况通过本次听评课发现自己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1、对新课标的研读不够清楚,其中需要大力改进的地方是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即要逐步做到将理论知识渗透到课堂的实际操作中,使学生真正做到能运用知识,而非单单记住概念。2、课堂活跃程度较低,尤其是前半课时,课堂氛围一度低迷。学生的活跃程度不够。3、在课堂上讲授的有点多,应多让学生发挥。当然,自己的进步也是比较明显的。较前两个月教学活动有明显改观的地方包括:课程思路较为清晰、学生上课程序安排合理、课堂课时安排基本能按照计划进行。能够把握住学生的盲点。二、原因剖析本次授课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是在备课阶段存在着一些纰漏:1)备课准备不充分,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没有较为深刻的个人思考。2)平时很大程度上对讲授的依赖性较为严重,导致学生不够积极、主持人培训也不够。3)材料的搜集上视野较为狭窄,主要是对学生初中所学过的课本不熟悉所致。三、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亟待改进的是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其中包括:主持人培养能力、课堂氛围的调节能力;应该多多了解学情,其中亟需解决的是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加大备课力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搜集关于课程有关的资料;进一步融入学生,增加自身亲和力,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融洽积极的课堂;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物理教学大纲及相关教学文件的研读。第二篇:高效课堂总结汇报材料全员参与激情展示精彩推进内涵发展——蒙阳新星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推进总结尊敬的局领导,各位校长你们好。首先感谢局领导给我们学校这次机会。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全面共同发展,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三年来,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深刻领会其精神,整章建制,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广大教师锐意改革,不断探索,我校的“高效课堂”实验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我把我校的一些做法给局领导和各位校长汇报一下。一、更新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传统教学模式在老师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高效课堂的理念,老师们很难接受,一是怕麻烦,不想下功夫备课,二是传统模式的坚冰难以打破,以至于很多老师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实施高校课堂就必须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实现课型、教师角色的变化,所以在实验开始的前期阶段,学校做了大量工作。1、坚持走出去深入的学习。特点为:持续性、广泛性、突破性。持续性是每学期至少两次,广泛性是教干、班主任、教师、学生、教辅人员每次不下40人,最多一次租用两辆大巴87人赴杜郎口学习。突破性为突出课改实验名校“合一共生”(崔其升教育思想实验学校与杜郎口中学)。自2012年学校先后赴潍坊宝城中学、青岛即墨28中,江苏后六中学、东庐中学,三下河南永威学校、6次上聊城杜郎口中学学习。去年9月开始学校和杜郎口中学结成联谊学校成为崔其升思想实验学校。去年11月学校还派出60名学生到杜郎口中学进行了为期20天的游学培训。通过这些活动既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形成了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2、坚持请进来切实的引领。特点为:闲中偷忙、由近及远、层层推进。利用暑寒假对师生集中培训,利用大休时间组织教师培训,先是请赛博中学李德成、华玉等十几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做经验分享,请教研室李主任、汪主任、臧主任、祝福胜等多位教研专家专题报告指导,上学期暑假邀请全国教育改革家崔其升校长、全国特级教师许力庞东等三位课改老师做专题报告、并申请为崔其升教育思想实验学校,上一学期崔校长带领课改团队7次来我校指导推进高效课堂改革,今年寒假由杜郎口业务校长张代英带领六位教干来我校为期五天集中对我校师生进行全方位培训。3、坚持精编课改材料。特点为:理论结集、反思总结、经验分享。汇编教科研期刊已32期。我校是开展以“自主参与,合作共生”为抓手的高校课堂改革,为了让老师充分认识并掌握“先学后教,激情展示”的教学核心理念,我们给老师们印发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本,李炳亭《高效课堂的途径》和《高效课堂22条》、《杜郎口风暴》《崔其升报告专辑》以及我们的《蒙阳课改论坛》课改专题推进经验等资料,让老师们在学习、反思、总结中逐步掌握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方法。二、扎实推进,课改永远在路上(一)第一阶段学科高效模式探究坚持常年赛课,每学期都在六轮以上,公开研讨100余人次,教师人均听课40余节,坚持推门听课评价反馈,

觅松****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