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8万字
约51页
0
5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docx

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第一篇: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古诗鉴赏题中所指的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来阐述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来阐述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古诗鉴赏中的表现手法有时偏向于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一)象征及托物言志:*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他就象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实体,却代表另一种东西。象征运用于诗歌中的作用往往是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如:梅花象征坚贞、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荷花象征高洁等。典型例题:(解析)《卜算子·咏梅》陆游(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在本诗中陆游写梅花的意图,恰恰是通过梅花这个具体形象来象征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作者以梅喻人,上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所以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托物言志是诗人通过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或情感。采用托物言志方法写的古诗文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因此在表现手法中托物言志这种手法往往和象征有一定的联系)。典型例题:(解析)《瀑布》李忱(唐)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解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其从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瀑布”乃是胸怀大志志士的化身。诗歌以瀑布喻人,象征了冲决一切、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生志向。整首诗托瀑布言己志,读来使人激奋,富有激情。(二)虚实:*概述虚实结合是写诗作文的常用技法。虚与实,指虚景和实景。实景是作者描写的客观景物,即“眼前之景”;虚景是想象或联想而出的景物,即“心中之景”。(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实”具体内容指向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通过联想想象,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诗歌中的“实”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在诗歌中具体呈现方式“虚实相生”作者运用想象联系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虚景与实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有时从对方着笔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考古诗鉴赏题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文档大小:5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