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docx / 文档详情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万字
约18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docx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

第一篇: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从前年起,高中进入新课改后,鲁迅的作品就大幅度减少。少了《药》等几篇以前是必选的名篇。而加入了一些如梁实秋、巴金等现代作家的篇目。大约2000年后在中学语文课本篇目选用上,尤其对鲁迅的作品,出现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甚至主张将鲁迅的作品剔除出中学语文课本之外,换上新鲜的“血液”,持正面态度的人寥寥无几。让人对此颇为感慨,难道鲁迅的作品和精神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了么?鲁迅真的只是某一时代的代言人,某些政治人物的传声筒?毫无今天最时髦的称谓——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五四”运动时,许多新文化战将不惜割裂新旧文化的联系,力主打倒“孔家店”,撕破旧文化、旧传统的外衣,打翻代表旧文化的制度,当时,自然有其现实意义和苦衷,因为这些主将,无一没有身后的国学底子,身上旧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正因如此,他们才看透了中国文化的一套,力主推翻。时过境迁,当我们再回头捡起被前辈抛弃的文化,却是如此艰难。文化是有生命的,要有延续才会有价值,被五四文人,被革命大众,被共产党,被无节的文人一番糟蹋,已不成样子。季羡林身后,不是无人敢再称国学了么?回到现实,那些不屑读鲁迅,不敢读鲁迅,读不懂鲁迅的皮毛文人,有何胆量和地位,敢于说鲁迅不好呢?今天看凤凰网,说是据调查,有三分之二的读者认为鲁迅的作品该替换掉,换之以其他作家的作品。更认为多找些学生喜欢读的文章。话说回来,学生不喜欢说明文,不喜欢议论文,不喜欢古文,似乎很少有人不喜欢色情文学,我们的编者是否应更倾听民意,统统换掉呢?有文采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当年蔡京的书法天下一流,春端康成的暧昧文字水平也还可以,我们是否也可以拿来熏陶学生?有一次出考试题,组长找了一篇林语堂的散文,让我编问题。我对组长说,这篇文章倾向不好,林语堂公然赞同烧鸦片烟,能让学生读么?组长很不以为然的样子训斥我:让你出题你就出呗,哪有那么多问题?确实,考完试没有一个学生对文章表示异议,偶尔有问的只是对答案持不同见解,没有一个就文章思想发难的。这就是现状,我们的教师无所听闻,我们的学生百毒不侵,唯一的目标,就是习题,而非思想。所以,鲁迅确实可以扔进历史舞台,连缅怀都不必。但我还是又要说的话。鲁迅作品编进教材,走进课堂,绝非是建国以后的事,也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为鲁迅立起了碑石,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早在鲁迅的《呐喊》发表后不久,鲁迅的小说就被选进了教材中,所以,当出版社同鲁迅商量再版鲁迅的作品,鲁迅迟迟没同意,他认为自己的作品选进教材,不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想的成长,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一方面,是鲁迅的谦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鲁迅思想的尖锐。所以,某些学之有术的编者,不看鲁迅的思想,只是从自己浅陋的观点出发,去找寻有文采的作品,填充到教材中。事实上,即使作品有文采,但没有必要的思想性的文章,我们能让学生接受到什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什么被视为名篇,不是因为他仅仅写了荷塘和月色,更因为他更扑朔迷离的主题存在。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固然有政治因素,但毛泽东的文章,邓小平的文章,江泽民的文章,不也是随着淡出历史舞台而取缔掉了么,为什么历时这么久,鲁迅并非政治人物,他的作品依然无可撼动?道理不说自明。鲁迅被称为民族魂,是在他刚逝世时就被世人冠此名号的,并非政治的崇拜,也非受人操纵的傀儡,实是因为先生不朽的灵魂和不朽的文笔。学习鲁迅,学习鲁迅的文章,虽然难,但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没有了鲁迅,我们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存在?几乎没有人会替他回答这个问题。删减课文,没什么大惊小怪如果抛开新闻不看,一些过去的文章该留还是删,还是有所偏重,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不带一点意识形态的语文教育。中国古代的诗词教育里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等很明显带有古代儒家的价值观。现代的母语教育的课文选择我想是也要传递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些东西肯定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不合适了,会被替换。比如说我小时候,那时我们的课本第十课就是“毛泽东语录”,这种东西我们很早就批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再比如,有一年“两会”上,著名作家柯岩在发言时显得很激动,因为语文教材中把她的文章拿掉了。什么文章呢?《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文章大概是2000年左右取掉的,我想取掉这篇文章,就是有时代的因素,也有现代教材编撰的考虑,现在更多的应该是教育孩子要有一种爱心,具有一种平等的意识。周总理当然是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道德、人格都是没说的,但实际上和现在的时代是格格不入的,现在靠一个道德化身来怎么怎么样,这种东西我觉得被淡化也是很正常。再比如鲁迅的一些文章,从古到今,汉语写作几千年,出现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和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不能太过于偏重一个人,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以
查看更多
宜然****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鲁迅的作品该不该删除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