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 口 疮 讲稿 - 广州中医药大学.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4万字
约43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鹅 口 疮 讲稿 - 广州中医药大学.docx

鹅口疮讲稿-广州中医药大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鹅口疮讲稿-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篇:鹅口疮讲稿-广州中医药大学鹅口疮一、概述1.定义: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初生儿、早产儿、久病体虚、久泻婴幼儿多发。2.古代文献记载:病因、病位以及治疗用药均有较系统描述。《诸病源候论·鹅口候》:“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特征、病位。《外科正宗·鹅口疮》:“鹅口疮皆心脾二经胎热上攻,致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难乳哺,多生啼叫。”——特征。《幼科类粹·耳目口鼻门》:“小儿初生口内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故曰鹅口疮。此乃胎热而心脾最盛重,发于口也。用发缠指头醮薄荷自然汁拭口内,如不脱,浓煮粟米汁拭之,即用黄丹煅过出火毒,掺于患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二、病因病机1.病因:有虚实之分。实证:热伏胞中,遗于胎儿,复加初生时口腔不洁,感染秽毒。虚证:胎禀不足、久病、久泻,损伤脾胃。2.病机:实证者,由于内外合邪,热积心脾,火热上炎口舌以致发病。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脾脉络于舌,故发病以口腔舌上多。其邪实热重者,鹅口蔓延迅速,白屑堆积,上及鼻道,下及气管,甚至影响呼吸,出现痰鸣及呼吸不利。心经有热,烦躁或啼哭不安。脾家有热,口舌干燥,大便秘结。属于虚证者,多由胎禀不足,如早产儿生产发育尚未完善,皮肤娇嫩,容易损伤皮肤粘膜,引起本病。又因久病、久泻,损伤脾胃,气阴皆伤,虚火循经上炎,而致鹅口,白屑散在稀疏,舌红,口干,烦躁。三、临床表现1.口腔内、舌上满布白屑,周围无充血,开始点状,逐渐融合成片,不易擦去。一般无全身症状。2.重症可影响呼吸道和消化道,影响呼吸和吞咽。3.久病、营养不良、消化不良患儿常在霉菌性肠炎的同时发生本病。四、诊断1.临床表现(1)主症及体征:口腔内、舌上满布白屑,周围无充血。一般无发热及疼痛。可有本病危重证候(面色苍白、气促、声低)。(2)发病对象:初生儿,早产儿或久病体弱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者。2.辅助检查:白屑涂片检测,可见霉菌丝及念珠菌孢子。3.鉴别诊断:1)口疮:黄白色溃疡点,周围充血红肿,疼痛,一般伴发热,多流涎;2)残留奶块:易擦取;3)白喉。五、辨证施治1.辨证要点:细辨虚实,是本病治疗关键。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成片,周围焮红者多属实证;病程长,口腔白屑散在,周围不红者多属虚证。2.治疗法则:根据临床证候的表现,本病可分为心脾积热与虚火上炎两类。前者治当清热泻火,以解心脾积热;后者治宜滋阴潜阳,引火归之。3.分型用药(1)心脾积热——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加减或加味导赤散(2)虚火上炎——滋阴潜阳——知柏地黄丸加减4.西医治疗(1)保持口腔清洁,餐具消毒及寝室卫生,以防传播。(2)以1%小苏打液清洗口腔粘膜,后以1%龙胆紫外涂,每天2次。(3)累及消化道可口服制霉菌素,每次5~10万单位,每天3次,共10~14天后停药,效果良好。(4)注意营养,补充适量vitB2及vitC。5.其他疗法(1)辨证使用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口腔炎喷雾剂、口服六味地黄丸(2)外治法:冰硼散,肉桂、附子等量研末敷贴两脚心(3)穴位按压法双手指尖按压人中,双侧下关、颊车,按压时间为1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1~5次为1疗程。(4)小儿推拿法:补肾水法治疗:即在双子指掌面从末端推向掌端,双手各推10分钟。推时可于掌面撤布少量滑石粉,动作轻柔,每天1次。1~3次为21疗程。6.辨证施食因本病多发于初生儿或婴幼儿,患儿一般均处于哺乳期阶段,故食疗多针对于乳母。本证病因多为先天胎毒及口腔不洁或体虚感邪所致。即有实也有虚,且以不洁与体虚感邪多见,故饮食疗法需要注意。乳母宜食高营养又不滋腻、不燥热之品,不宜过食辛厚温补之物。(1)黑豆、花生、红糖加水共煮成糖水饮用,功能养血补虚、托毒生肌,用治本病各型。(2)苹果瘦肉汤:起健胃和脾、生津养肌之功,用于虚火上炎型。(3)白果腐竹粥:起清热除湿,佐以养胃之功。用于本病各型。六、临证心得1.鹅口疮在新生儿尤为多见,据临床观察多为餐具感染或乳母奶头不洁所致。故本证防治,当积极宣传卫生观念,做好餐具消毒及乳母喂奶前消毒奶头。2.本证西医治疗,一般不能使用抗生素,更不能用激素,否则易致病灶扩散,加重病情。3.患儿家长一般不要以硬物(如汤匙)刮口腔或舌面上白屑,否则易致出血,更易引起感染。4.因本证患儿年龄幼小,抗病力低,故用药治疗时不宜攻伐太过,否则易伤阳气,令体质更弱,影响发育。大青叶、黄连、黄芩、知母、黄柏、虎杖、茵陈、大蒜、黄精、辛夷花、紫苑、鹅不食草等对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亦可选用,水煎内服或含漱,都能取得一定疗效。5.据临床观察,对本证治疗,多可以食疗配合青黛加蜜糖外搽,外涂龙胆紫或以口腔炎喷雾剂、冰硼散等吹口,多可治愈。故不必口服过多药物,避免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鹅 口 疮 讲稿 - 广州中医药大学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