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金刚石、石墨和C60【知识回顾】【训练提升】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电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2.下图是金刚石、C60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三种物质都是碳单质B.常温下,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C.这三种物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3.下列关于碳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C.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会吸收热量D.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说明碳具有还原性4.厦门大学某研究小组成功地获得C50颗粒.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发现了C60,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5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C50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C.C5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D.C50的发现说明还有可能发现碳元素的其他单质第二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有关C+2CuO高温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2.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黑色B.易溶于水C.可燃性D.常温下稳定(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碳表现出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3.回答下列有关碳单质的几个问题:(1)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_________形状的固体.它是天然存在的最______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2)电车与电缆接触的部分称作“电刷”(如图),制作“电刷”的物质是一种碳的单质,这种碳单质是__________(填名称)。该物质应该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①硬度大②导热性③导电性(3)活性炭具有_________的结构,具有_____能力,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4)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形似足球状的结构(如图),化学式是C60。试回答它属于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它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组成;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碳的单质在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增强,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会生成大量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①药品:该实验中所用的木炭和氧化铜都是_______色粉末;②实验装置:盛有木炭和氧化铜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应让试管口略__________倾斜;③实验现象:试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___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_;④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C、3.C、4.D、5.C、6.(1)B;(2)C+2CuO高温2Cu+CO2↑;还原性。7.(1)正八面体,最硬;(2)石墨,②;(3)疏松多孔,吸附;(4)单质,碳元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5)化学性质很稳定,二氧化碳,C+O2点燃CO2,一氧化碳,2C+O2点燃2CO;(6)黑,向下,红,浑浊,把导管移出液面,熄灭酒精灯。

新槐****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