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七年级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大全基本信息名称《土地的誓言》第1课时科目语文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教材分析《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眷恋乡土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关东原野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关东原野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恋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2.学习文中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独白式的创作手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调动学生的情感。2.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本文出现的关键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品析文中关键意象的含义和关键语句的作用。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再通过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母亲、故乡·母亲等视频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文章内容。2.质疑探究法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交流回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激趣教师导入语: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强行进攻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关东原野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观看视频,感受东北沦陷后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以形象的画面、视频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知识链接(读读记记)1.关于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曹雪芹》,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2.写作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3.东北作家群。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融成一团,显示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4.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端木蕻良(hóng)炽痛(chì)嗥鸣(háo)谰语(lán)亘古(gèn)默契(qì)田垄(lǒng)污秽(huì)(2)词语释义。炽痛:热烈而深切。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亘古:远古。默契:①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②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了解作者的创作情况,对写作背景和“东北作家群”有初步了解。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了解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探究1.播放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故乡。2.请学生诵读课文第一段,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初中七年级语文《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录像:九一八事变资料介绍,(课前3分钟)让学生谈感受。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来聆听一下作者的心声。然后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朗读。三、课堂学习?研讨活动一:听一听,感受故乡美。边听边思考:1.概括两段内容.2.东北给你怎样的印象?(提示:划出各段中有关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然后概括,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东北的物产丰富,明确:1.(1)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

是飞****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