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镇水利改革发展的报告 (4).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1.3万字
约25页
0
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XX镇水利改革发展的报告 (4).docx

关于XX镇水利改革发展的报告 (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XX镇水利改革发展的报告基层水利改革发展调研报告XX县区水利局一、基本情况(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XX县区位于XX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建县,为处州建制之始,距今已1800余年。XX县区东西最宽径距53.7km,南北最长径距40.2km,县域总面积1406km2,下辖3街道4镇14乡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83万。XX县区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松古平原四周群山环抱,生态景观丰富多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自古有“桃花源”的美誉。XX县区又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十一五”以来XX县区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5.23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1.76亿元,增长1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117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826美元),增长12.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9.6:41.4:39.0调整为18.6:43.7:37.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56.0%、35.3%。经济外向度17.1%,比上年提升3.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55元。XX县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县,也是XX市的粮食主产县,历史上—1—曾有“处州大米出松阳”的美誉。根据2007年XX县区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全县耕地21.4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23%;园地18.51万亩,占8.83%;林地15.21万亩,占72.61%;其他农用地5.5万亩,占2.64%。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58千公顷,粮食产量止跌略增。全年粮食总产3.53万吨,增长0.6%。(二)基本水情1、水源情况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845亿m3,人均0.58万m3。XX县区水资源分布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降水地区上分布不均,水资源组合不平衡。XX县区降水高值区在人口分散、耕地较少的山区,而耕地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松古平原,降水量相对较小。二是降水时间上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大。全年降水主要分布在5~6月,约占去全年的32.8%;7-9月约占24.8%,在无台风影响的年份就是干旱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变幅较大。三是河川源短流急,丰枯悬殊。松阴溪及其支流大多是发源于县内或邻县,均属季节性、山溪性河流,流程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极易形成山洪灾害。2、水系情况XX县区水系单一,全部溪流属瓯江流域。松阴溪为县境最大河流,占全县面积的92.55%,其较大支流有小港。此外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7.45%的山间小溪,经宣平港、龙泉溪注入大溪。全县河道有982条,总长1873km,河网密度1.33km/km2,水—2—域面积37.54km2。其中200km2以上河道有2条,为松阴溪和小港源,总长123.5km;50-200km2河道有6条,为梧桐源、谢村源、十三都源、竹溪源、安民源和玉岩源等,总长124.65km;50km2以下河道有974条,总长1624.86km。3、社会经济用水及各年灾情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用水量7550万立方米、工农业用水量840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1106万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58立方米、农业灌溉水用水5547,有效利用系数0.65。“十一五”以来各年发生洪涝灾害、旱灾和山洪、泥石流、台风等其他灾害发生次数、受灾人口、成灾面积和灾害损失如下:(1)2006年灾情。受3次较大洪涝灾害,全县2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5.5万人;受灾倒塌(损坏)房屋411间(其中倒塌20间);受灾农作物4500公顷;冲毁、损坏水利设施360处24.5km;受灾停产工矿企业21个;冲毁、损坏交通、电力、通讯设施49条104.9km,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950万元。(2)2007年灾情。受3次较大台风及1次山洪灾害,全县2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8.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01间;受灾农作物6200公顷;冲毁、损坏水利设施320多处26.6km;受灾停产工矿企业43个;冲毁、损坏交通、电力、通讯设施34条76km,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46亿元。(3)2008年灾情。受1次较大台风“海燕”及1次山洪灾害,全县1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2.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6间;受灾农作物1650公顷;冲毁、损坏水利设施430多处25.2km;—3—受灾停产工矿企业45个;冲毁、损坏交通、电力、通讯设施23条70km,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775亿元。(4)2009年灾情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关于XX镇水利改革发展的报告 (4)

文档大小: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