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 / 文档详情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 立即下载
2024-01-11
约5.7千字
约13页
0
4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也许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防止和减少也许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2合用范围本应急预案合用于XXXXXXX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电焊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3应急处置原则①防止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防止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突出对突发事件的防止和控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②统一指挥。对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贯彻、措施得力”的原则。4事故类型及危害限度分析4.1电焊作业危害限度分析4.1.1易致人灼焊工焊接时如没有穿戴好电焊专用的防护用品,特别是在高处进行焊接时,因电焊火花飞溅,若没有采用防护隔离措施,易导致焊工自身或作业面下方施工人员皮肤灼伤。4.1.2易引起电旋光性眼炎焊接时产生强烈火的可见光和大量不可见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强的刺激伤害作用,长时间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易导致眼睛结膜和角膜发炎(电旋光性眼炎)。4.1.3具有光辐射作用焊接中产生的电弧光具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辐射作用,在高温环境中焊接时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暑;紫外线具有光化学作用,对人的皮肤都有伤害,同时长时间照射外露的皮肤还会使皮肤脱皮,可见光长时间照射会引起眼睛视力下降。4.1.4易产生有害的气体和烟尘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温度达成4200℃以上,焊条芯、药皮和金属焊件融熔后要发气愤化、蒸发和凝结现象,会产生大量的锰铬氧化物及有害烟尘;同时,电弧光的高温和强烈的辐射作用,还会使周边空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长时间在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从事电焊作业,这些有毒的气体和烟尘被人体吸入,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4.2噪声危害限度分析4.2.1听力和听觉器官的损伤人听觉器官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长期在噪声的作用下,听力逐渐减弱,引起听觉疲劳。若长年累月置于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下,内耳器官将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阈位移,也叫噪声性耳聋。在一次或数次极强如剧烈的爆炸声会震破耳鼓,严重的会导致全聋。4.2.2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神经衰弱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有波动,心电图阳性率增高。噪声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衰退、心悸、恶心等。4.2.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引起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4.2.4对视觉功能的影响由于神经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能引起视网膜轴体细胞光受性减少,视力清楚稳定性缩小。4.2.5减少工作效率,影响安全生产噪声易使人烦躁不安与疲乏,注意力分散,导致工作效率减少。当噪声级超过生产中的音响警报信号的声级时,遮蔽音响警报信号,易导致事故。4.3粉尘危害限度分析粉尘可随呼吸进入呼吸道,进入呼吸道的粉尘并不所有进入肺泡,可以沉积在从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内。粉尘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着对机体的危害性质,特别是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长期大量吸入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起矽肺病。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引起病变的限度越重。粉尘的职业危害尚有煤尘爆炸。煤尘在空气中达成一定浓度时,在外界明火的引燃下,能发生燃烧和爆炸,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5组织机构及职责5.1应急领导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指挥:成员:指挥部人员职责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集体指挥工作。成员职责:服从领导听指挥,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互相协调好各项工作。5.2应急救援部门的组成和分工总调室: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保卫科:负责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和道路交通管制工作。设备科:协助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工作。职业卫生科:负责受职业危害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运送工作。做好伤员的医疗工作,并搞好现场清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外联系,并安排应急车辆抢救运送伤员。卫生室: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受职业危害伤员的救护和护送转院工作。安全、环保科:协助各部门做好其它各项工作。6应急救援程序6.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按照规定程序报告重要负责人、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卫生局等有关人员和部门。6.2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包扎技术,备有现场急救包。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6.3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联络电话,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联系,取得救援。6.4封闭现场:发生事故时除参与救援人员外,疏导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封闭现场,以免导致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文档大小:4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