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参考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3.9千字
约8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参考答案.docx

202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参考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家争鸣”时期B.甲时期民间对儒学完全否定C.乙时期认可程度高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D.人们对孔子和儒学的认可和政府的政策关系不大2.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某一次侵略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是对鸦片战争后影响的评价B.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指学习西方近代文明D.负面作用是指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3.如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下列该作品所表达的意味不正确的是()A.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此时推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士气D.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4.“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B.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78年,中央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D.1978年-发表南方讲话时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发展市场经济5.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据此回答5-6题。目前,俄罗斯教科书修订专家组一致认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所经历的是苏联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这条“现代化道路”()A.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B.以重工业为重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重视改善民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D.既促进了国家迅速发展,又埋下了解体祸根6.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对下面两幅图片中的措施所体现的共同作用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D.迅速推进了本国工业化的完成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最重要的目的是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的,但这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能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出使西域却使一条横贯东西方的陆上交通要道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之行。张骞……奉汉武帝之命访问西域诸国,密切了西汉和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材料二海船出海,每艘船上的客商多达百余人,船上由巨商兼任船长、副船长、杂事等,持船深而阔,商人每人分得几尺地方,分占贮货,夜晚睡在货物上,货物多为陶器,兼有其他,大小相套,少有间隙。……其他国家的人到广州数年也不会归去,时人称之为“住唐”……广州的蕃坊里,海外诸国人聚居,设有蕃长,蕃坊公事,一般为蕃人,其衣袍穿着如同华人一样。——宋?朱彧《萍洲可谈》材料三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革命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1)材料一中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军事战略目的是指______;张骞无意中开通的这条陆上交通要道被称为______;张骞出使后,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______的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主要表现。②依据材料三,说明清统治者采取的“逆大势而行”的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这一政策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如下图,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中西会通”和“中西融合”的呼声不绝于耳。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从此,中国思想文化格局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时期的新人物,包括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主张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