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docx / 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3.3千字
约8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docx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2、构造地震要素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300km深源。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1000km远震。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3、震级与烈度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微震(1-3级)、小震(3-4.5级)、中震(4.5-6级)、强震(6-7级)、大震(≥7级)、特大地震(≥8级)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我国划分为12级。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因为各地的破坏程度不同。B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C等震线往往是同心的椭圆形,而非圆形,其长轴往往是地表断裂处。4、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5、影响地震灾情的因素:①震级: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距:震中距短;③震源深度:浅源地震;④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大;⑤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⑥发生的时间,逃生机率;⑦震区交通影响灾后救援;⑧是否有余震,震区地质构造是否稳定,诱发其他地质灾害;⑨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政府灾后救援和应急预案机制等6、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人员伤亡;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如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7、减轻灾害的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探究活动】(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区多地震。(3).伊朗为什么多发地震?【点拨】(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2).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引起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环太平洋地区正处于板块边界地带,所以多地震。(3).伊朗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处8、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西南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9.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原因: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西部人烟稀少)(2)灾情变化趋势——地震死亡人数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滑坡:①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②发生条件:A岩体比较破碎;B地势起伏较大;C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2、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A地形陡峻;B丰富的松散物质;C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滑坡与泥石流易壅塞河道,若量大,滑坡体会在河道中形成土石水坝,在上游形成小型湖泊既“堰塞湖”。若库容达到一定体量,会冲断水坝,对下游形成一次溃决洪水。(3)多发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山区;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崎岖;③岩性:破碎,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④降水(融水):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⑤植被:覆盖差。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②工程建设开挖边坡,破坏山体的稳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