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内容.docx / 文档详情
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内容.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3.2千字
约8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内容.docx

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内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内容《庄子》故事两则——《惠子项梁》《庄子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庄子》,作者是先秦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大师庄子,世与老子并称,代表作《庄子》,又称《华南经》;庄子的思想渊源于老子,司马迁曾指出,“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但是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老子“天道无为而自然”的思想,无论就理论的丰盈以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来说,庄子都比老子高明。而且,庄子的学识也极渊博,“于学无所不”,因此,《老子》只类似一首长篇哲理诗,而庄子的文章则是洋洋洒洒的哲学长篇,已然形成专题论文的风格了。《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A词语:止:栖息。于是:在这时。全:完全,确实是。一词多义: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例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动词,威吓,恐吓。例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例句:夫远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译文: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原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原文: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原文: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2《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旧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为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远见。A词语: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古今异义:①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为正义而舍弃生命。②鄙:鄙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指行为不正直。③忠:尽力做本职。(忠之属也。)今:忠诚,忠实。④狱:案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指监狱。⑤情:以实情判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感情。⑥虽:即使。(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⑦再: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又。一词多义:①故:所以,故逐之;原因,公问其故。②以:凭,靠,何以战;把,必以分人。③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作兼词,于此,在此,惧有伏焉。④其:作代词,指齐军的,下视其辙;作代词,指战胜的,公问其故。⑤之:结构助词,的,忠之属也;作代词,指曹刿,公与之乘;语气助词,无意义,公将鼓之;作代词,指齐军,登轼而望之。词语活用:①神弗福也:“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②必以情:“情”名词作动词。(以)实情判断。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省略句:①原文:乃入见,问:“何以战?”译文:(曹刿)于是进见(鲁庄公),(曹刿)问:“凭什么作战?”②原文:必以分人。应为:“必以分之人”译文:一定把(它)分(给)别人。③原文:忠之属也。译文:(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④原文: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文:可以凭借这一点来打战,(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⑤原文:公将驰之。译文:鲁庄公正要驱车(追赶)。倒装句:原文:何以战?(应为:“以何战”)译文:凭借什么作战?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3《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大概是战国末年秦汉间人将各国史料收集起来编纂而成的。这部史书后经汉代的刘向重新编校,得33篇,定名为《战国策》。书中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言论活动,以及他们进行政治外交是的奇计、良策、佳言、善行,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各类人物的精神面貌。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A词语:一词多义:①孰:谁,我孰与徐公美;仔细,孰视之。②美:以…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丽,徐公不若君之美也。③朝:早晨,朝服衣冠,窥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中考内容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