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全国-2013_冲刺中考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件(知识清单+聚焦突破+感悟中考+智能升级).rar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6.7千字
约65页
0
1.9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件-全国-2013_冲刺中考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件(知识清单+聚焦突破+感悟中考+智能升级).rar

【冲刺中考】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件(知识清单+聚焦突破+感悟中考+智能升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在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科学。2.化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________和_________,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2)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并编制出___________,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___________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外观现象【思考感悟】有发光、放热等明显现象发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提示:不一定。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等不能用来作为我们判断变化类型的依据,关键是要看本质,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灯泡通电发光,虽然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没有生成新物质,故为物理变化,又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虽没有明显的上述现象,但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2.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用规则。①三不原则不能_____直接接触药品;不能__________________闻药品的气味;不得___任何药品的味道。②节约原则未说明药品的用量时,液体取____________,固体取的量为_____________。③防污染原则剩余药品不能_________,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_________中。(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①块状药品:将容器横放,用_____夹取块状药品放在_______,再将容器_________,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②粉末状药品:首先用药匙或_____取出,将试管_____后,把药品送到试管_____,然后将试管_________。(3)液体药品的量取。①取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②取少量液体时直接滴加【思考感悟】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或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可以通过画简图的形式进行判断,如图所示。俯视时读数偏高,仰视时读数偏低。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3.连接仪器装置(1)连接玻璃管与橡胶塞和胶皮管。把玻璃管分别插入橡胶塞、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然后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2)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_______。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_________。(3)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单孔装置(如图)②双孔装置(如图)4.玻璃仪器的洗涤(1)普通洗涤(以试管为例)。用水洗涤,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2)难溶物洗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洗去油脂;用_______洗去难溶性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最后用水冲洗干净。(3)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也不_________。【甄别·判断】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提示: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等不需要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有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需要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为避免药品滴到试管外,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液。()提示: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试剂,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滴加液体。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避免液体溅出伤人,将试管直立加热。()提示: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角,为避免液体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4.40mL液体,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4次,这样可以更准确。()提示:选择量筒的量程应该本着量取液体的体积与量筒的量程接近的原则,即量取40mL的液体应该选择50mL的量筒,量取的次数越多误差越大。一、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1.常见误区误区1:有变色、发光、放热、气体或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而变色、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往往是化学变化中产生的现象,在变化类型的判断时,仅起到辅助判断作用。误区2:物质的性质需要在变化中体现,因而物质的变化即是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时,常用“可以”、“会”、“易”、“具有”等关键词;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如“铁丝生锈”、“铁丝易生锈”,其中前者为变化,后者为性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件-全国-2013_冲刺中考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件(知识清单+聚焦突破+感悟中考+智能升级)

文档大小:1.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