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吉林-2013_吉林省长春市第108学校初中信息技术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科学考试研究”成果素材.rar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科学考试研究”成果构建体现学科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学生评价改革的新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与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反思促进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面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又应如何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问题(1):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不少于68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一年或两年,而且每周课时仅为一节,教学课时严重不足,使得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的兴趣喜好不一,知识程度和认知水平不一,那么又该如何取舍呢?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自学,以至于造成“放鸭子”教学现象时有发生。问题(2):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我们的这门课程自它诞生那一天起,它的教学内容就一直在变,因此其“课程标准”也很难像其他一些基础学科那样相对固定。这是由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多年来,我们的课堂就像是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电脑培训班。我们也应该承认: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就会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我们更高明的这种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很难维持本课程的水平。问题(3):关于“零起点”的问题。现在教育系统把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安排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重复出现。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由于我校是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小学教材和中学教材内容差别不大,不仅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是这样,我们在学习幻灯片、网页制作、电子表格、FLASH等软件时,小学和中学教材要求差别也不大,这说明什么呢?教学内容已经严重重复!问题(4):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非中考科目,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即使是近三年它作为中考考试加试科目,一些学校迫于压力在初三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试制度,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尽管有些省份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子:山东省的信息技术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它把信息技术课列为全省会考内容,但是会考的形式我想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会考的组织管理要比高考松散得多,考试纪律也要比高考差,考试的成绩中就有水分,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在2007年把信息技术纳入高考,虽然比例很小,但毕竟是要考的。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信息技术总算参加高考了,尽管这不是解决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但至少可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多条件。忧的是在历史上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这是第一次,他们没有任何经验,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一切都需要探索。喜也好,忧也好,我们都必须积极的去面对。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能给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一些经验和教训。我校在2002-2006年期间承担了一项国家级的课题《中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这项课题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课题,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似乎更重视正规化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培养,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应用基础等;而日本则更重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正是由于我们忽视了这两方面的培养,才导致今天的这种状况。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创新机制,评价体系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1)注重把《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有机整合,提高学习效率。例子: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每学过一个单元或一个软件之后,都要与同学们共同参加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学过网络之后我会与同学们利用搜索引擎共同探讨有关2008北京奥运会的信息,并提供相关知识、资料和网址,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网络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热爱、自豪之情。最后用板报、网页、多媒体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2)注重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整合,特别是活动课,尽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

玉怡****文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