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江苏-2013_江苏省启东市初中化学 9.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3.2千字
约7页
0
9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案-江苏-2013_江苏省启东市初中化学 9.rar

江苏省启东市初中化学 9.1 溶液的形成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第9章(课)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总第__个教案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②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③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④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养成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2、乳化和溶解的区别3、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教具学具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本节课预习作业题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3溶液的颜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是蓝色,含有Fe2+的溶液,如硫酸亚铁是浅绿色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是黄色。4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注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V溶液≠V溶质+V溶剂溶液的名称(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3)俗称: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①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气体、固体是溶质。②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溶质;若溶液中有水,则水是溶剂。③溶质可以是固体如食盐水、液体,如稀硫酸、气体,如盐酸。6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NH4NO3、如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㈠学生围绕课本和预习作业题自学3~5分钟,㈡教师精讲点拨、预习作业㈢生讨论、交流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2)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硫酸铜溶液;石灰水;生理盐水;碘酒;盐酸(3)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4)下列、溶液说法是否正确?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C、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师指导生阅读教材掌握预设教学要求、达到预设教学目的明确自学、群学内容和要求、教师巡回辅导、答题解惑“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形成的过程)学生实验: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或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并填写表格:见课本P26讨论:1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2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1)教师演示:在1、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2)学生实验:在3、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汽油,分别加入1-2小粒碘、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讨论:衣服上的油渍用什么洗去?为什么?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探究活动3(怎样验证酒精能溶于水?)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水乙醇分层不分层不分层小结:酒精能溶于水探究活动4(乳浊液和乳化现象)学生实验:(1)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水和3-4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在一试管中加入两三滴洗涤剂,用胶塞塞紧试管,振荡,对比两试管观察现象,再把两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这两支试管内壁干净程度。学生活动:填入表格见课本P29讨论;用汽油或加入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原理是否相同?探究活动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学生实验:NaCl、NH4NO3、NaOH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师指导:用温度计测量室温下水的温度。向装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水并不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所形成的溶液的温度,观察实验现象,并做记录。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硝酸铵、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温度变化。)⑤记录表格:见课本P30讨论:溶解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两种溶液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对溶液概念中的“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案-江苏-2013_江苏省启东市初中化学 9

文档大小:9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