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时我先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圆锥的体积公式可能和以前学过的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并让他们猜测体积公式,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练习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新课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削铅笔的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由于教具很形象直观,学生很快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而且很容易想到应该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在猜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我在教学“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课时,较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本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效果好,更使学生领悟了生活世界会成为他们丰富的学习资源。片段实录:师:出示圆锥形小麦堆,同时用话语导入: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有位聪明的老农,不用称这堆麦子的重量,只要稍加测量,就可以知道这堆麦堆的重量。(按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计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农是怎么知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猜测。)学生讨论。生:先求小麦堆的体积,再求它的重量。师:请你具体说一说。生:要求麦堆的体积,只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师:那底面积怎么求,高又怎么测量?生:求底面积用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师:那底面积怎么求?高又是怎样测量?生1:可以量直径,再算出半径。师:请这位学生上台操作演示量麦堆的底面直径的方法(用教具代替麦堆)。生:用三根直尺代替生活中的夹板或竹竿进行测量生2:可以测底面的周长。只要用绳子围一下麦堆的底面周长就可以了。生3:我认为,量麦堆的底面周长比量直径方便,只要用到绳子和卷尺或测绳就可以了。师:那圆锥形麦堆的高怎么测量?生:高的测量方法前一节课已学过。师:测直径和高时,能不能象老师手中的圆锥这么倒过来测?生;不能这么测,因为麦堆不能这么拿起来测的。让学生看媒体演示测量麦堆的直径或周长和高的方法。师:那你们来帮老农算一算,这堆麦堆的重量是多少千克?师出示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通过以上片段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更使学生懂得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同时课堂也真正成了孩子灵感涌动的空间。在教学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有限,学生参与实验的面还不够广,如果每个小组都有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到探究中去,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当然,教学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这些都是今后教学应注意的。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