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全国-2014_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精品教案(打包4套) 新人教版.rar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doc
预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doc
预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doc
预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doc
预览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课题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型新授编写修订集体研讨时间月日使用修改时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知道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2.知道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质区别及其联系。3.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微观观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宏观现象。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体会微观世界的奇妙与精彩。2.感受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3.感知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质区别、联系和化学变化的实质。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及其区别、联系。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教学用品仪器烧杯药品酚酞试液氨水等其它学案、多媒体等教学流程设计环节教学问题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导入【情境创设】上课时,教师把准备好的香水放在教室中,问学生闻到什么味,为什么能闻到这种味道?【激趣生疑】激活课堂,引入主体自主学习【明确任务】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为什么会墙内开花墙外香?物体为什么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3.分子、原子是什么?其本质区别、联系分别是什么?4.化学变化为什么有新物质生成?【自主学习】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尝试着做学案中的第二部分;形成初步感知。探究与交流探究与交流探究与交流【合作探究】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请根据生活和学习经验,分组讨论、思考、交流下列问题,体会分子的真实存在。(1)为什么在花园中能闻到花香?(2)湿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会变干?(3)糖块放到水里为什么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液面为什么会下降?小结: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视频播放:分子的真实存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分子的真存在)。阅读:图3-2,图3-3。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那么,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什么特点呢?2.分子的基本性质视频播放:分子的大小。(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分子的大小)。参考右图思考:(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人们却看不见分子?为什么1滴水中有这么多水分子?总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视频播放:分子的运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分子的运动)。思考:分子的运动速度与何种因素有关?总结: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分子运动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师生合作探究《分子运动现象》①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加油站: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如图3-4所示进行实验思考:①为什么烧杯A变红色?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补充实验]把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问题: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20mL(提示:选填“<、=或>”,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强化训练一】完善学案上的学习过程中的导学提纲“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部分。【补充练习】用分子的观点解释:①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②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过渡: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原子是什么?其本质区别、联系分别是什么?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1.分子概念的建立例推:(1)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并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所以,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2)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反应前是过氧化氢分子,而反应后是水分子和氧分子。氢气和氯气反应时,反应前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是氯化氢分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了,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3)

Ro****4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