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书本第31—3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2.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笔算。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加法验算的方法,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难点: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加法验算的方法。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看大屏幕。2.交流想法。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思考: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怎样列算式?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学生可能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用计数器拨珠,另一种是竖式计算。3.自学课本P31。学习材料单:(1)比较两种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2)试一试验算,验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4.集体交流。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一)基本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两题。订正时交流:如果不另列竖式,在原来的竖式上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吗?再用这种办法验算其它题。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做题,自觉验算。集体校对。(二)专项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尽可能说出自己从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理解表中的意思。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联系生活体验,自己动手翻一翻书,从中得到感悟,理解题意。自己列式计算,再全班共同订正。四、小结。『板块一』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写数学日记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记录的是上周我校各年级的借书情况。(用大屏幕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摘录。(揭示课题。)『板块二』师: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怎样列算式?(板书143+126=)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指出:题目计算出得数后,要想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自己验算。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我们验算这道题算得对不对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算。师:你觉得验算的方法好吗?为什么呢?『板块三』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验算的?如果不另列竖式,在原来的竖式上能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吗?师:你能把其它题目验算一遍吗?师:同桌说一说在笔算加法中要注意哪些?师: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怎么求现在的台数?师:你是怎么理解这道题的?要求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你是怎么想的?『板块四』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Ja****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