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通过猜测、动手操作、讨论、验证,探究“余数小于除数”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情景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猜想。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谁来说一说什么是余数?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先猜猜看他们会有什么关系?你们猜的对不对,又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二、探究验证。1、列一列。现在有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谁会列算式?:2、摆一摆,列一列。如果有9---25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你会摆吗?听好要求:(1)、每人任选一个数摆正方形。(2)、摆好后,列出算式。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开始摆。汇报教师板书。3、观察探究、小结。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列出了算式,请同学们观察以上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汇报。师板书。除数都是4,余数是1、2、3。所以余数小于除数。除数>余数.除数是4时,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3,你现在知道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了吗?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1、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五边形,余数可能是几?小组合作摆一摆。听好要求:(1)、组长分工,组员听好组长的安排摆五边形。(2)、小组内的同学全部摆完说一说余数可能是几?小组交流汇报结果。进一步验证余数比除数小。2、如果摆三角形呢,余数可能是几?还用摆吗?直接说答案,为什么?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7,除数可能是几?4、右面的算式余数最大填几?()8=()()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余数与除法的关系84=2除数都是4,余数是1、2、3。94=21134=31余数小于除数。除数>余数104=22144=32除数是4时,最小的余数是1,114=23154=33最大的余数是3,124=3164=4《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新理念为指导,着力体现了教学目标充实,教学过程扎实,教学效果厚实,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质疑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第一,创设的生活情境与学习的课程内容有效融合。新理念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要处理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创设了“揭示课题,提出猜想—探究猜测,验证想法——巩固延伸”这一完整情境,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首先提出除数与余数是什么关系,给孩子造成悬念。进入新课,运用摆小棒列算式,紧接着又创设了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最后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这样将书本知识有效地融合在生活情境中,学生感到亲切、兴奋,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有用的。第二,动手的操作实践与思维的探索交流有机结合。新课标指出:“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通过情境设置悬念,诱导学生思考探究,动脑筋“想”数学;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并用算式将结果表示出来,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独立观察、比较分析、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动眼睛“看”数学、动双手“做”数学中自己发现规律。学生亲身经历了规律的发现、抽象与概括的建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运用过程,这样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更为深刻,提高其应用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sy****2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