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03)表达技巧+比较鉴赏(一)表达技巧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本题共2小题,9分)江南曲沈括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吟含晓碧。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高楼索莫临长陌,黄竹①一声无北客。时平②田苦少人耕,唯有芦花满江白。注①黄竹:竹篙,代指撑船人。②时平:太平时代。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头两句交代季节特征,描写秋风掠过江水,乘夜随江潮到江北的情景。B.“笼”“锁”描写清晨时分的景象,天边的云烟笼罩着山峰,像要锁住山色一般。C.“高楼”句写高楼临近大路本该热闹,但因天色尚早、行人稀少而显得寂静。D.诗歌最后两句用田野少人和江上芦花白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单、寂寞的意境。2.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第四句。(6分)答案:1.D[“田野少人和江上芦花白对比”分析错误,最后两句描写的画面没有形成对比。]2.①拟人手法。把江波荡漾的声音说成细吟微唱,说渡口含着一泓碧水,形象生动。②化静为动。渡口本是静态,但写渡口微微张开嘴巴,含着碧水,使景物富有动感。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本题共2小题,9分)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B.诗的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虽表达了桑榆晚景的感伤,但都营造了磅礴之感。C.诗的前四句从不同角度写景,写诗人所感、所见,所听,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D.诗中“白发”代指诗人自己;“庭树”则化用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眄庭柯以怡颜”。4、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6分)答案:3、B.“但都营造了磅礴之感”错,“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之感,本诗的第一句“东流之外西日微”表达诗人悲伤苦闷之情,没有磅礴之感。4、①虚实结合。诗人想象着总有一天会挂帆返家,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然现实总归是残酷的,他甚至不知道故园池台的状况,这更见诗人思乡而不得归之苦。②对比(或反衬)。以他人之团圆美好和自己孤苦一人形成对比,以想象中的归家团聚之乐和现实漂泊孤单形成对比,反差鲜明,更见其思乡之切之悲。译文:秋风来了吹动我的衣裳,河川外的太阳逐渐微弱。天气晴朗都急急忙忙的捣洗煮过的熟绢,路上的行人非常的少。不知道明月是为了谁照路,反正迟早他会乘坐小舟归来。头发慢慢白了依靠在庭树旁边,原来的庭院和水池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本题共2小题,9分)游襲阳怀孟浩然白居易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山水发端,赋中含兴,铺绘出襄阳山水地貌的独特气势,正是青山绿水的灵气孕育了孟浩然的诗作。B.诗人诵读孟诗,感怀其人,由感怀其人,而旅次襄阳,以追寻孟浩然遗踪。全诗文字清淡简朴,颇有孟浩然气韵。C.诗人南望鹿门,望得深沉、悠远,山林青翠,蔼蔼芬芳,以壮阔清丽之景将孟浩然的诗风更高一层地表现出来。D.诗歌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字句之间深蕴对孟浩然的景仰钦敬之心,全无萧瑟悲凉之态。6.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对孟浩然的追怀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5.D【解析】“全无萧瑟悲凉之态”表述错误。诗歌后半部分陡然转入感性的喟叹之中。景物从壮阔清丽变为苍茫空旷;情绪从赞誉落入无人继之的伤感、失落。6.①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楚山连绵,碧色不断。汉水蜿蜒,清波浩荡。看似写景,其实景中有情,青山绿水的灵气孕育了孟浩然的诗作,他的诗作也同样使楚山、汉水增色,寥寥几笔,传达出诗人对孟浩然诗文风格与成就的高度赞誉与追怀。②通感。诗人南望鹿门,望到弥漫在鹿门山上的蔼蔼芬芳,“馀芳”原本只能嗅到,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写出孟浩然的悠然畅逸已凝聚在隐居地的山水之中,表现了诗人对孟浩然人品与诗风的追寻。③以景结情。诗歌末句以触目所见雾霭云深、林木莽莽的景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后继无人的伤感、失落,更见出诗人对孟浩然的追怀。(每点2分)四、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7—8题。(本题共2小题,9分)台城韦庄①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蝶恋花②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①台城:从东晋到南朝

18****2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