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怕输在起跑线上读《中国教育报》,有报道云:北京、天津等地不少幼儿园为入园的三四岁、四五岁的幼儿开设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阿姨们甚至给小太阳们讲起了小学生才有所涉及的数学思考题。作者摆出了现象之后,便作追索、评议:这些入园的幼儿难道都是神童,非如此就会抑制其禀赋吗?这些幼儿园的主办者和管理、施教者难道都是幼教工作的门外汉,根本就不会科学地施行正规的幼儿教育?非也,非也。真正的背景是:当地的(别的地方也一样存在)一些优势小学校招收一年级择校生,要举行入学考试,以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去考核要求就读的新生,择优录取,劣者拒收。于是产生了连锁反应:家长要求幼儿园改变常规,给孩子施教小学课程;一些幼儿园先行一步,于是家长趋之若鹜,幼儿园生源爆满;而那些“改革”步伐落后的幼儿园,则眼见着生源流失,甚至有关门大吉之虞,无奈之下只好一改故态,奋起直追,力争后来居上。于是乎此事便成了风气,无序竞争显得乱糟糟,真不知道责任在谁的身上。不是么?小学有小学的理由:我们是名校,大家都要挤进来,怎么也容纳不下,只有通过入学考试“筛选”一下。幼儿园有幼儿园的理由:我们不能不吃饭,家长的需求就是对我们的命令,否则我们只能喝西北风。家长呢,更是理由十足:孩子小学要上名校,幼儿园得开小学课程,让孩子早点学知识,打早就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可不算新鲜,一些幼教机构、人员或者早期教育的研究机构、人员早就创作出了这么一句广告词,流传不可谓不广。对于有着深厚的“成龙成凤”思想传统的广大家长,它真是“魅力四射”,一下子就深入了人心。可是,理性地一分析,我们一点也不难发现,炮制并推广这么一句广告词的人们是有着其明显而突出的功利和商业目的的,其基本内核并不严密,显然具有一定的伪科学性。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深刻地说,不是不能,只是因为我们家长们的观念滞后,不怀半点平常心态,一直受着传统的束缚,我们不愿罢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恰恰暴露了我们这个社会普遍的虚荣心、严重的短视和瞎折腾。直接一点说吧。人的成长是一辈子、几十年的事情,可谓历程漫漫,不是50米赛跑,不是100米之类的短距离冲刺,也不是刘翔的110米栏,相反的,它完全称得上是万里长征。万里长征有起跑线吗?当然有,可谁又愿意去抢跑呢?抢先一步有多大的意义呢?除非是疯子与弱智才会害怕输在起跑线上。明智者都知道要长期拼搏,要长期养成,才能铸就人生的辉煌。如此看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格外地轻飘飘的了。何况,目前我们绝大部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具体做法有违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类似拔苗助长,不但无效,且反受其害。事实上,古往今来起跑早而最终“泯然众人矣”之案例繁多,也即所谓的早慧而成大器者并不多见。也只有在我们的国度和我们的社会有着宣扬早慧成大器的传统,动则称某某12岁就上大学了,某某7岁就念中学了。相反的,在西方广为流传的则是:牛顿小时候总是傻乎乎地干蠢事,毕加索六七岁了连话都不会说,爱迪生呢,小时候呆得要死,以致去学母鸡孵蛋……与此相应的是,西方社会对小孩子的表现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评价系统,家长普遍没有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障碍,怀着平常之心,让孩子顺着天性与科学规律健康成长,最终成长得健康而全面。英国学者李约瑟写了《中国科学史》一书,盛赞中国古代科技的昌盛发达,领世界之先,可以说是起跑得早;可它怎么着就落后了呢?这就是被称为“李约瑟难题”的东西。至今我也不知道怎么将这难题答得囫囵。同样的,我们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的成长倾尽心力,耗费精血,可为什么结果总是不如人意呢?这也是一个难题,可我们都该好好地去想一想。

sy****28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