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的思考.doc / 文档详情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的思考.doc 立即下载
2024-07-05
约3.1千字
约5页
0
6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的思考.doc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的思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操作中的数学理性──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的思考作者:海安县实验小学崔红梅录入时间:2012-7-18阅读次数:315摘要:直观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数学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直观,还要将直观上升到数学的层面,进行理性的思考。学生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中的操作困境即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关键词:直观操作理性三边关系伴随着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新课程理念的引导,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增强数学理解,积累活动经验,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时,教师们就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以下是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段──[片段一]用小棒操作师: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能,还是不能?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出示实验记录表。实验次数每次选三根小棒(画“√”表示)能否围成10厘米(红色)6厘米(黄色)5厘米(绿色)4厘米(蓝色)1234学生使用信封中提供的小棒,按要求分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最后交流。生:红色、黄色、蓝色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生:能围成三角形。师:能还是不能?请你来围给大家看一下。学生利用实物展示台操作,小棒之间的连接有一点点空隙,没有拼成功。另一学生又上来,小棒之间的连接毫无空隙,拼“成功”了。师:到底行不行,我们来看电脑演示一下。(屏幕动态呈现这三根小棒围的过程:6厘米和4厘米拼起来和10厘米一样长,是“并排”的,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师:还有哪几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生:选用长度分别是10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争议又起。教师还是请学生上台操作,然后电脑验证。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们发现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与小棒的什么有关?……上述教学遵循教材编排意图,以小棒为操作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从四根小棒中选择三根围三角形”,并根据实验结果思考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探究过程是比较充分的,但还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小棒的粗细和拼接中的误差影响着学生对结果的判断。[片段二]用纸条操作师:请同学们拿出给信封,取出里面的纸条。(学生从信封中取出两根纸条,一红一蓝)如果把两根纸条看成两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吗?生:不能,还少一条。师:怎么办呢?每桌都有一把剪刀,同学们可以把其中的一根剪开,就能出现三根线段了。注意要竖着剪,不能斜着剪(示范剪的动作)。同桌合作,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围成的三角形最标准,时间30秒。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结束后集体交流。师:完成的举手。一、四组同学未完成的只一两桌,二、三组同学完成的只有两三桌。师:为什么组与组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呢?你们有没有问题要提?生1:是不是和给我们的纸条有关系?生2:我们二、三组两根纸条一样长,不能围成三角形。……师: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想到这些问题?看大屏幕:发现问题——●大组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难道有了三条边,还不一定能拼成三角形?●拼成的,为什么拼成了?●没有拼成的,为什么没能拼成呢?●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我们先解决哪些问题呢?(讨论过程略。)师:现在我们知道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刚才同学们说两根一样长的纸条不能围成三角形。有没有围成了的?把你围的拿到前面来给大家看。学生展示(如图)。师:真围成了。现在同学们想说什么?生1:长方形纸条太宽了,黏结的地方没有接好。生2:三角形两条边的和等于第三边也能围成三角形。师:(笑了)同意这个观点的人举手。(学生陆续都举手了)师:其实刚才有个同学说了一个词“就差了一点点”,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我们来看只差一点点行不行呢?(课件演示成右图)教师提问:现在围成三角形了吗?生:还差一点。(图形再变化成图。)师:围成了?学生不敢肯定地回答了。师:是不是还差了一点点?生:(附和)是的。(最后课件演示两纸条成两平行线状。接着,课件又把纸条换成线段演示了刚才的过程。)师:当两根纸条一样长的时候,剪开其中的一根,围成三角形中间拱的起来吗?生:不能。师:你有什么要说的呢?生:两条边的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师:现在大家确定了吗?其实啊,学习数学,有的时候我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双眼,而是要用我们的第三只眼看问题……上述教学,设计精妙,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推向高潮。操作材料以纸条取代小棒是教学亮点之一:纸条可以随意地剪开,比起给定长度的小棒,操作自由度更大,也更能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但遗憾的是,一节40分钟的课上了近一个小时。究其原因,问题恰恰又出在纸条上:用有宽度的纸条围三角形,首尾相连的并非“点”而是“边”──虽然是很短很窄很薄的边。尽管教师课始就强调把纸条看成线段,“线段是没有粗细只有长短的”,课中课末又再次提到此,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拿着有宽度的纸条来想象着“没有粗细”的线段,太抽象了。操作过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的思考

文档大小:6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