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doc 立即下载
2024-07-05
约4.9万字
约49页
0
16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doc

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9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兼论民族主义的两个问题《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台北)第3期,2002年。作者:沈松侨文章来源: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5-14:47:29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31933152"一、前言PAGEREF_Toc331933152\h1HYPERLINK\l"_Toc331933153"二、中国民族主义的传统根源PAGEREF_Toc331933153\h2HYPERLINK\l"_Toc331933154"三、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PAGEREF_Toc331933154\h6HYPERLINK\l"_Toc331933155"(一)启航期:1895-1918PAGEREF_Toc331933155\h8HYPERLINK\l"_Toc331933156"(二)操演期:1919-1949PAGEREF_Toc331933156\h13HYPERLINK\l"_Toc331933157"(三)着陆期:1949——PAGEREF_Toc331933157\h18HYPERLINK\l"_Toc331933158"四、民族主义与现代性PAGEREF_Toc331933158\h20HYPERLINK\l"_Toc331933159"五、国权与民权PAGEREF_Toc331933159\h25HYPERLINK\l"_Toc331933160"六、结语PAGEREF_Toc331933160\h30HYPERLINK\l"_Toc331933161"参考文献PAGEREF_Toc331933161\h32摘要民族主义是推动近代中国历史变迁最大的思想动力,也是学界长期争议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份,试图勾勒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根源、发展及其所蕴涵的若干问题。对于民族主义的根源问题,本文基本上采取一种修正式的「建构论」立场,认为中国民族主义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人为地建构出来的文化产物。不过,这个建构的过程,却受到前近代中国「族类」论述的重大制约与囿限。在第二部份,本文采用「国家中心」的研究取向,并根据民族主义运动实践主体的变化及其扩散普及的程度,将1895年以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分为「启航期」、「操演期」与「着陆期」等三个不同阶段。本文的最后一部份,则针对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过程中特别突出的两项议题—民族主义与「现代性」的纠葛以及民族建构中所涉及的个人与国家之关系,略作讨论。本文在结论中,指出民族主义与自由民主这两项重要价值在近代中国的冲突与紧张,从而强调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运动,均应保持戒慎警惕的批判态度。关键词:民族主义、近代中国、现代性、国家主权、人民主权一、前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文告,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1977:5)毛泽东这一席慷慨激昂的讲话,不但引得广场上三万多名挥舞着红旗的群众欢欣鼓舞,热泪盈眶,也在全中国与世界各地(当然,台湾除外)部份华人社群中,激荡起热烈回响。(Harrison,2001:227)从「中国站起来了」的仪式性宣示中,热切的中国民族主义者所看到的,不外乎如下的一幅璀璨图景:几个世代中国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生死以之的目标即将达成;一个富强康乐的新中国,即将实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经过迢遥修远的奋斗求索,终将开花结果,赢得豊美甘甜的收获。一如其它无以数计的类似事例,毛泽东充满感性的政治修辞与其所召唤出的昂扬的集体激情,再次印证了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余英时便曾指出,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动力,殆非民族主义莫属;(1990:144)李泽厚也认为:反帝救国的民族主义,乃是「整个近代中国思想的压倒一切的首要主题」。(1979:309)尤有甚者,在近代中国许多个人的意识中,民族主义更彷佛是习与性成,毋庸置疑的认同对象。1932年,郭沫若回忆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般心态,便说:在那二、三十年前的青少年,差不多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国家主义者。那时的口号是所谓「富国强兵」,凡是稍有志趣的人,谁都是想学些实际的学问,来把国家强盛起来。(1933:74)然而,仔细玩味上举毛泽东的那一段话,却也显示出,民族主义,作为一股强大有力的意识形态,其实还是蕴涵着许多亟待厘清的疑难: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到底指谓为何?中国民族的边界究竟如何设定?中国民族是从怎么样的历史境况中,挣扎站立?站了起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沈松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文档大小:16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