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级个性学生的教育 福州建筑职专蔡艳 在每个班级中都有形形色色的,各具个性特征的学生。他们或安静或活泼,或勤于思考或疏于学习,或优秀或平常,但无论是哪一种学生,他(她)都难免会犯错,如何及时并有效地进行教育而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是每一个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 我所任教的班级有四十多名学生,他们个性迥异。我把他们大体分成三类:好学上进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完全缺乏学习热情的学生。这个班级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处于职专二年级阶段,既熟悉了职专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又无面对高考的学习压力。这使得学生极易放松学习、行为等各项要求,成为教师口中的“老油条”。而且,学生正好处于好奇心重的青春期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极易发生外出上网,阅读不良书籍,在课堂上沉迷于玩手机等违纪行为,引起学习成绩退步,而对于早读迟到,不规范着装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针对这些情况,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教育学生是首要问题。下面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 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比较自律,但他们也容易骄傲,而且自尊心强。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能用过于严厉的言辞,更忌讳在事情未完全处理得当之前就当众批评该生。 案例一 陈某某,学习踏实,是一个成绩良好且极有责任心的班干部。自他入校以来,一直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协助其他班委与班主任管理班级。由于家庭的原因,自入校起,就决心上专业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直以来他是同学们的学习榜样,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就是他思想上存有较为偏激的想法,经常不能正确理解他人对他的帮助,与课任教师有了矛盾,也不能正确处理,甚至影响了学习。到了高二学年,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他的成绩一直未能体现他的真正水平。经了解,从高二年起,该生的思想就渐渐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学校的考试简单,毫无意义,因此开始上网,看小说,上课也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这期间,为了协调他与课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曾经请他的叔叔到校做思想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事实胜于雄辩,此次半期考后,成绩排名比上学期落后了十五名,这对他的触动很大。我抓住这个机会,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我根据他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并综合其家庭境况,为他分析了他所具有的优势,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将来他步入社会应该具备的知识与品质,对他的长处予以肯定,但对他学习上的松懈与不应该的想法进行批评,把握批评的力度是关键。如果批评的力度过轻,这样就不能引起他的重视,反而会认为老师在纵容他;但也不能太重,否则他又会认为老师要放弃他,这对他的学习也是很不利的。当然,如果只是班主任单方面的一味分析,而学生则紧闭双唇,这样很容易将一个极好的交流变成枯燥的说教,不但不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努力引导他勇敢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尽力及时发现他思想深处的不足之处,引导他正确面对与解决问题。在几次的交谈过后,他终于深刻反省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了实际行动,事实上在随后不久的日子里,各位课任教师与班级同学对他的评价已充分证明了他的进步。 (二)表现一般的学生 在班级中,最多也最容易让教师忽略的是那些学习成绩属于中等,个性又不张扬的学生。由于他们能较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对待老师也比较尊敬,因此,使得班主任较少留意他们;他们也因此较少得到老师的注意与关怀。当这样的学生犯错误时,应避免用严厉的措辞指责学生,而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多关注多提醒,则往往能够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入“爱上学习——成绩提高——更爱学习——成绩更好”的良性循环,进而帮助班级树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相比较其他两种学生,他们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三)个性张扬的学生 这类学生一般是教师眼里的令人头疼的调皮蛋。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不尽人意,但在其他方面却有长处。他们不爱遵守校规校纪,喜欢追求时尚;不用功读书,却对网络游戏无师自通;崇拜英雄,却又不分是非好坏。他们往往处于是非的危险旋涡而不自知。对于他们的帮助教育,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并且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有可能获得他们些许的进步。 案例二 陈某,学习基础极差,成绩在班上属于垫底水平,好交朋友,却不分良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学业。在课堂上,由于自制能力差,总是不能专心听课,甚至影响他人学习,同学反映强烈;在课外,他又好打电子游戏,还有抽烟喝酒的不良现象。对此,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头痛。但是,他也有优点:他待人处世态度大方,重感情。对他的帮助教育,就从他的优点开始入手。首先,与他的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在家中多挖掘该生的进步之处,多对他进行鼓励,并注意保持家校双向沟通。该生的父亲是一个十分重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