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张謇生平大事年谱 清咸丰三年(1853)五月二十五日卯时,出生于海门常乐镇敦裕堂前进西室。 咸丰六年(1856),4岁,海门发生蝗灾,倚槛击蝗。是年冬天,父亲张彭年始教识《千字文》。 咸丰七年(1857),5岁,入邻居邱畏之先生私塾读书。取名吴起元。 咸丰八年(1858),6岁,仍从邱畏之读书。 咸丰九年(1859),7岁,仍从邱畏之读书。仲兄溺水身亡,年10岁。 咸丰十年(1860),8岁,仍从邱畏之读书。祖母病故,与三哥(张詧)习字记小帐。 咸丰十一年(1961),9岁,仍从邱畏之读书。 同治元年(1862),10岁,仍从邱畏之读书。 同治二年(1863),11岁,仍从邱畏之读书。读完《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酒诗》、《鉴略》、《千字诗》、《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启蒙书籍。 同治三年(1864),12岁,张彭年专门盖了“仿陶书屋”,聘请通州西亭宋蓬山先生教授他和三哥、五弟读书。兄弟三人自任洒扫粪除。宋先生检视前所读书,音训句读多误,授令重读。一日,有个公差骑马从家门口经过,先生出上联“人骑白马门前去”,要三兄弟应答,张謇应对:“我踏金鳌海上来”。先生和父母均大喜。 同治四年(1865),13岁,仍从宋蓬山先生读书。读完《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周易》、《孝经》、《尔雅》。学做五言、七言诗,始习试贴、制艺。 同治五年(1866),14岁,读《礼记》、《春秋左传》,制艺成篇。六月,宋蓬山病逝。从学西亭宋紫卿先生。 同治六年(1867),15岁,仍从学西亭宋紫卿,读《周礼》、《仪礼》。 同治七年(1868),16岁,仍从学西亭。以如皋张驹之孙的身份,改名张育才,应如皋县、州、院试皆中,取二十六名附学生员。 同治八年(1869),17岁,仍从学西亭。读《纲鉴易知录》、《通鉴纲目》。如皋张氏以“冒籍考试”敲诈勒索,謇苦于应付。 同治十年(1870),18岁,仍从学西亭,科试一等十六名。乡试未中。冬,订海门徐氏婚。 同治十一年(1871),19岁,从海门厅训导无锡赵菊泉学。读桐城方氏所选《四书文》、《朱子四书大全》及宋儒书。因冒籍事苦于勒索,家实不支,自行检举,请褫衣顶归原籍。 同治十二年(1872),20岁,仍从学海门赵先生,读《通鉴》。为归通州原籍事,时在海门,时至如皋,一岁殆无宁日。 同治十三年(1873),21岁,仍从学海门赵先生,读《三国志》、《方望溪集》、《姚惜抱集》。冒籍事了结,以如皋生员归通州原籍。科试取一等第十五名。乡试未中。兄弟析产分居。始有日记。 同治十三年(1874),22岁,张謇应孙云锦之邀,任江宁发审局书记。岁试获一等四名。同年底与同乡徐端结婚。 光绪元年(1875),23岁,借住惜阴书院肄业,以避发审局同事忌妒。恩科乡试未中。 光绪二年(1876),24岁,仍借住惜阴书院肄业。四月应科试,经古制艺正复四场皆第一,补禀膳生,不应优行试。闰五月,入吴长庆军幕,任机要秘书。 光绪三年(1877),25岁,仍在吴长庆幕。十一月更名张謇。 光绪四年(1878),26岁,仍在吴长庆幕。 光绪五年(1879),27岁,仍在吴长庆幕,五月应科试,经古制艺正复四场,皆第一,优行试亦第一。七月,应总督、巡抚、学政三院会考优行生试,取第一。乡试不中。十一月,生母金太夫人病逝。 光绪六年(1880),28岁,仍在庆军幕府。冬,随军移驻山东登州、黄县。 光绪七年(1881),29岁,仍客军幕在登州。读《老子》、《管子》、《庄子》。吴长庆嘱其为袁世凯正制艺。 光绪八年(1882),30岁,朝鲜爆发“壬午兵变”,张謇随军“理画前敌军事”,参与重大军事决策。著有《朝鲜善后六策》等。 光绪九年(1883),31岁,仍在汉城军幕。八月叔兄詧在汉城军中。 光绪十年(1884),32岁,吴长庆病逝,謇回到故乡。协助地方办滨海渔团、散赈平粜、设立社仓、引导乡邻种桑养蚕等社会事业。 光绪十一年(1885),33岁。应顺天府乡试,中“南元”。结识主考官翁同龢,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光绪十二年(1886),34岁。会试不中。读《管子》、《晏子》。 光绪十三年(1887),35岁。为乡里兴蚕桑。五月,孙云锦调任开封知府,再次邀请入幕。八月中旬,黄河在郑州附近决口,謇奉命察看灾情,草拟《疏塞大纲》,未被河南巡抚倪文尉采纳。十一月,张謇告别孙云锦踏上南归之路。 光绪十四年(1888),36岁,应邀出任赣榆县选青书院院长,兼修县志。为海门恢复溥善堂。 光绪十五年(1889),37岁,作《棉谱》。会试,不中。 光绪十六年(1890),38岁,二月应礼部会试,荐而不中。 光绪十七年(1891),39岁,至东台校县试卷,修县志。 光绪十八年(1892),40岁。会试不中,乃尽摒试具。十二月,营柳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