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或管理活动是否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员工。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管理的任务,也是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者应承担的五个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秘理的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主管人员、中层主管人员、基层主管人员。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4、 掌握官理的两重性对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意义: 1) 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管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 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和运用。 5、 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6、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理论、一般方法的科学。 1)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A生产力方面,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社会的需求,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付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问题。 B生产关系方面。主要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体制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C上层建筑。主要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 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7、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管理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也日益表现出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理要手段之一; 3)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8、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 2) 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整体观点、“开放性”与“封闭性”、封闭则消亡的观点、模糊分界的观点、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信息反馈观点、分级观点、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等效观点。 3) 理论理系实际的方法。 9、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 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理论 10、 20世纪前的管理思想(早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在:1)人类在集体协作和社会化活动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经验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认识基础;2)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制度背景;3)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4)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的普及和发展,是管理学形成的现实需要。 11、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方法是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的时间记录下来,并把这些时间加起来,再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总时间。据此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工作定额原理。 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