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醛、酮 aldehyde、ketone 醛和酮均含有羰基官能团: 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叫醛: —CHO或叫醛基。sp2 1、脂肪族醛酮命名:以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主链中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酮需要标明位次):例如:4、二元酮命名时,两个羰基的位置除可用数字标明外,也可用、、…表示它们的相对位置,表示两个羰基相邻,表示两个羰基相隔一个碳原子:1、室温下,甲醛为气体,12个碳原子以下的醛酮为液体,高级醛酮为固体。 2、低级醛有刺鼻的气味,中级醛(C8~C13)则有果香。 3、低级醛酮的沸点比相对分子量相近的醇低。(分子间无氢键)。 4、低级醛酮易溶于水,醛酮都能溶于水。丙酮能溶解很多有机化合物,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烯烃的加成一般为亲电加成; 醛酮的加成为亲核加成,易于HCN、NaHSO3、ROH、RMgX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CN-离子为强的亲核试剂,它与羰基的加成反应历程:羟基腈是一类很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氰基-CN能水解成羧基,能还原成氨基。 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的合成: 与醛或脂肪族甲基酮反应,生成-羟基磺酸钠(3)与醇加成缩醛的反应历程:缩醛对碱和氧化剂都相当稳定。由于在酸催化下生成缩醛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故缩醛可以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醛与二元醇反应生成环状缩醛:酮也能与醇生成半缩酮或缩酮,但反应较为困难。而酮和1,2-或1,3-二元醇比较容易生成环状缩酮:补充:保护羰基 醛酮与格利雅试剂加成,后水解成醇:例3:同一种醇可由不同的格利雅试剂和不同的羰基化合物生成:(5)与氨及氨的衍生物反应亚胺极不稳定,极容易水解成原来的醛酮。羟胺2,4-二硝基苯肼 第一步:羰基的亲核加成,生成不稳定的加成产物; 第二步:失去一分子水.总结——醛酮加成反应都是亲核加成;在加成反应过程中,羰基碳原子由原来sp2杂化的三角形结构变成了sp3杂化的四面体结构;当碳原子所连接基团体积较大时,加成可能产生立体障碍。 醛酮加成反应活性,一般具有如下由易到难的顺序: (1)酮-烯醇互变异构简单的醛酮(乙醛、丙酮等)的烯醇式在互变平衡混合物中含量很少(酮式的总键能大于烯醇式):-二羰基化合物,由于共轭效应,烯醇式的能量低,因而比较稳定: 在稀碱存在下,醛可以两分子相互作用,生成-羟基醛,叫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反应:第二步: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与另一分子乙醛发生亲核加成,生成烷氧负离子凡碳上有氢原子的-羟基醛都容易失去一分子水,生成 ——烯醛。补充:两种不同的含有氢原子的羰基化合物之间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羟醛缩合);若参加反应的一种化合物不含-H原子,产物种类减少:例2凡具有CH3-CO-结构的醛、酮(乙醛和甲基酮)与卤素的碱溶液作用时,反应总是得到同碳三卤代物:能发生碘仿反应的结构:下列化合物哪些能发生碘仿反应?乙酸中也含有CH3CO基团,但不发生碘仿反应,为什么? 由于醛的羰基碳上有一个氢原子,所以醛比酮容易氧化;使用弱的氧化剂都能使醛氧化: 以酒石酸盐为络合剂的碱性氢氧化铜溶液(绿色),能与醛作用,铜被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硝酸银的氨溶液,与醛反应,形成银镜。 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组成制备,-不饱和酸可使用这些弱氧化剂(托伦斯试剂):酮不易发生氧化,但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羰基和碳原子间发生碳碳键的断裂,生成低级羧酸混合物: 在催化剂(Ni、Cu、Pt、Pd等)作用下与氢气作用,生成醇,产率高。醛生成伯醇,酮生成仲醇:若醛、酮分子中有其他不饱和基团(C=C、C≡C、 —NO2、—C≡N等),也同时被还原:——制醇,产率高,选择性好 只还原醛、酮中的羰基,不影响其他不饱和键: 将醛、酮用锌汞齐加盐酸还原成烃:醛、酮与肼在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乙二醇)中与碱一起加热,羰基先与肼生成腙,腙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失去氮,结果羰基变成亚甲基。注意: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补充:例1由于醛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芳醛都没有氢原子,所以可以用坎尼扎罗反应来制备芳香族醇:醌 quinone 一、苯醌邻苯醌和对苯醌可由相应的二元酚氧化制得(1)碳碳双键加成(3)羰基加成(4)还原反应二、萘醌—维生素K1、K3为萘醌衍生物。1,4-萘醌的用处三、蒽醌蒽醌性质很稳定,不易被氧化,不被弱还原剂(如亚硫酸)还原,但在保险粉的碱溶液中可被还原生成9,10-二羟基蒽的血红色溶液,用来检验蒽醌的存在。蒽醌很难用浓硫酸磺化,但用发烟硫酸并加热时可磺化生成ß-蒽醌磺酸,继续磺化得到等量的2,6-;2,7-蒽醌二磺酸(ADA)的生成。本章小结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