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黄宾虹“五笔七墨”山水画论.docx / 文档详情
黄宾虹“五笔七墨”山水画论.docx 立即下载
2024-09-09
约3千字
约6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黄宾虹“五笔七墨”山水画论.docx

黄宾虹“五笔七墨”山水画论.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宾虹“五笔七墨”山水画论

黄宾虹(1865年-1955年),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6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1887年赴扬州,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若木)学花鸟。除山水画外,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荣誉称号。
用笔之法有五
一曰平。
古称执笔必贵悬腕。三指撮管,不高不低,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全身之力,运用于臂,由臂使指,用力平均,书法所谓如锥画沙是也。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才可为平。平非板实如木削成,有波有折,其腕本平,笔之不平,因于得势,乃见生动。细?洪涛。漩涡悬瀑,千变万化,及澄静时,复平如镜,水之常也。
二曰圆。
画笔钩勒,如字横直,自左至右,勒与横同;自右至左,钩与直同。起笔用锋,收笔回转,篆法起讫。首尾衔接,隶体更变,章草右转,二王右收,势取全圆,即同钩勒。书法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所谓如折钗股,圆之法也。日月星云,山川草木,圆之为形,本于自然,否则僵直枯燥,妄生圭角,率意纵横,全无弯曲,乃是大病。
三曰留。
笔有回顾,上下映带。凝神静虑,不疾不徐。善射者盘马变弓,引而不发。善书者笔欲向右,势先逆左。笔欲向左,势必逆右。算术中之积点成线,即书法如屋漏痕也。用笔侧锋,成锯齿形。用笔中锋,成剑脊形。李后主作金错刀书,善用颤笔。颜鲁公书透纸背,停笔迟滞,是其留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太流则便成浮滑,笔贵遒劲,书画皆然。
四曰重。
重者重浊,亦非重滞。米虎儿笔力能找鼎,王麓台笔下金刚杵。点必如高山坠石,努必如弩发万钧。金至重也,而取其柔,铁至重也,而取其秀。要必举重若轻,虽细亦重。而后能天马行空,神龙变化,不至有笨伯凝肥之肖。善脱浑者,含刚劲于婀娜,化板滞为轻灵。倪云林、恽南田画笔如不着纸,成水上飘,其实粗而不恶,肥而能润,元气淋漓,大力包举,斯之谓也。
五曰变。
李阳冰论篆书云,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氵点为水,灬点为火,必有左右回顾、上下呼应之势而成自然。故山水之环抱,树石之交互,人物之倾向,形状万变,互相回顾,莫不有情。于融洽求分明,有繁简无淆杂。知白守黑,推陈出新,如岁序之有四时。泉流之出众壑,运行无已,而不易其常。道形而上,艺成而下,艺虽万变而道不变,其以此也。
以上略举古人练习用笔之法。笔法成功,皆由平日研求金石碑帖文词法书而出。画有大家,有名家。大家落笔,寥寥无几。名家数十百笔,不能得其一笔。名家数十百笔,庸史不能得其一笔,而大名家绝无庸史之笔乱杂其中。有断然者,所谓大家无一笔弱笔是也。练习诸法,成一笔画,一笔如此,千万笔无不如此。一笔之中,起用盘旋之势。落下笔锋,锋有八面方向。书家谓为起乾终巽,以八卦方位代之。落纸之后,虽一小点,运以全身之力,绝不放松。譬如狮子搏免。亦用全力,笔在纸上,常视为昆吾刀切玉,锋芒铦利,非良工辛苦,不能浅雕深刻。纵笔所成,圆转如意。笔中有一波三折,成为飞白,飞白之处,细或如沙,粗或如石。黄山谷论宋画皴法,如虫啮木,自然成文。赵子昂题画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六法全于八法通。飞白自然,纯在笔力,力有不足,间若飞白,成败絮形,即是弱笔,切不可取。收笔提起,向上回转,书法谓之蚕尾,又称硬断。笔有顺逆,法用循环,起承转合,始成一笔。由一笔起,积千万笔,仍是一笔。古有一笔书,晋宋之时,宗炳作一笔画。古诗浩浩汗汗一笔耕,画千万笔,一气而成,虽极变化,笔法如一,谓之一笔画。法备气至,乃合成家。古云宋人千笔万笔,无笔不简。元人三笔两笔,无笔不繁与简,在笔法尤在笔力。离于法,无以尽用笔之妙;拘于法,亦不能全用笔之神。得兔忘蹄,得鱼忘筌。深明乎法之中,超轶乎法之外。是必多读古人论画之书,多见名人真迹,朝夕熟习,寒暑无间,学之有成;而后遍游名山大川,以极其变,发古人所未发,为庸史不能为,笔法既娴,可言墨法。
墨法七种,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笔力有亏,墨无光彩。古先画用五彩,号为丹青,虞廷作绘,以五彩章施于五色,是为丹青之始。周官画缋之事杂五色后素功;汉鲁灵光殿画,托之丹青,随色象类;魏则丹青炳焕,特有温室;晋则彩漆画轮,油画紫绛;梁元帝山水松石格,始称破墨,异于丹青。水墨之始,兴于六朝。艺事进步,妙逾丹青,有可知已。又曰高墨犹绿,下墨犹。
山水之画,有设色者,峰峦多绿,水石皆赭,,此言用墨之法。当如丹青,分其高下,以明坳突。唐王维《山水诀》言,画道之中,水墨为上。手亲笔砚之余,有时游戏三昧。岁月遥永,颇探幽微。由是李成、郭熙、苏轼、米芾,画论墨法,渐臻赅备。迄元季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师法董源、巨然,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画学正传,各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黄宾虹“五笔七墨”山水画论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