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野说儒教_.doc / 文档详情
野说儒教_.doc 立即下载
2024-09-09
约4.5万字
约47页
0
16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野说儒教_.doc

野说儒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野说儒教》
赵永圣编著
儒行
一
自中国春秋时期孔子兴学设教以来便有了儒教。经过战国时代的激烈争论,自汉而后,“儒行”一直被奉为人道之教,代代相传。几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及平民百姓,凡可作为优良的行为准则的,无不导源于“儒教”。它孕育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这文明浸含于实践之中,称为“儒行”。人类史上无数仁人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儒教”也就是这样通过“儒行”一代代为人类的先进分子继承下来,经久不衰。几千年来,“儒行”表现在各界层人们的行为之中,无论是有意识的也好,无意识的也好,只要与人交际,便有一个理性的尺度,这就是以“儒行”为标准,不论是要求自己或是衡量别人,都要用这个尺度。
二
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鲁派公华、公宾、公林以重礼迎孔子归鲁。孔子去鲁访问列国,颠沛流离凡十四年,至此结束。鲁哀公接见孔子,两人之间的一次严肃的对话,是为“儒行”。是年孔子六十八岁。
原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缝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俗),不知儒服。”
哀公曰:“敢问儒行?”
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哀公命席。
孔子侍[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立身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之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行,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豫备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以忠信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蓄也。非时不见(现),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蓄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财货而不贪,淹之以乐好而不淫,见利而不亏其义;劫之以众而不惧,沮之以兵而不慑,见死不更其守;骘虫攫搏,不程其勇;引重力,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报,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住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辩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守,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荜门圭窦,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近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以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民赖其德,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而相示也,爵位以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默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治世不轻,乱世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砺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儒有和志同方,营造同术,并立即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守让有如此者。
“儒有不陨获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溷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哀公既闻此言也,言加信,行敬之,曰:“终没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
三
《儒行》的记述是多方面的,儒者众多,各人随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各有其独特和适宜的表现。《儒行》中所陈述的各色儒行的表现,是孔子在漫长的经历中和弟子们共同奋斗的概述,也是孔子对自己近七十年人生的总结。
总观儒学,发轫于春秋,阐扬于战国,坑焚于秦而独尊于汉,唐宋而后累世不衰,代代都有可歌可颂的儒者出现。“儒教”之学说,创造了人类至上的精神文明,它博大精深,历久弥彰。历史上虽然也曾出现过一次次反孔活动,也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针对时政中某些特异现象,对一些假借儒学作掩护的“独夫”“民贼”予以揭露和批判。一旦事过境迁,被讨伐的具体人物不存在了,也就批判归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野说儒教_

文档大小:16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