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8、7、6加几 8、7、6加几(精选12篇)8、7、6加几篇19加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习题。二、教学目标分解表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四、教学设想是第一册第九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所以,我首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CAI课件展示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和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第三,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五、教学媒体选用情况表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播放自制CAI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第一关:填空9+()=109+1+1=()(轻易闯过)第二关:数的分解(轻易闯过)第三关:口算10+7=()10+2=()9+4=()9+7=()(此关没过,引出新知)(设计意图:"闯关"游戏有如磁铁,在一节课的开端就吸引学生,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中,带着问题进入运动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这个游戏也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凑十法"的运用做了充分的铺垫。)(二)引导设计1、观看课件显示的运动会场景,镜头拉近至分饮料的情节。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1)教师设疑:运动会上,为了给运动员解渴,我们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还有多少盒?(2)小组探讨,互相启发,共同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介绍解决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逐一出现各种方法:a、点数法:123┄┄13,一共有13盒。b、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10111213,一共有13盒;或45678910111213。c、凑十法:9放进1凑成10,10加3得13。(4)教师问: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5)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凑十法,就让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演示中再次体会"凑十"过程。请一名学生述说计算过程。屏幕上同步显示过程。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1)CAI课件再显示运动场景,学生收集数据。(2)列式后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4、小结:今天具体研究"9+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CAI课件带着学生走入运动会场,生活也就走进了数学课堂。在"引导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如何从情境中去挖掘可提供问题的素材,又是怎样组合成问题,让学生明了问题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下一个环节"尝试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放手让学生思考,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自己能够接受数学上的优化,放手让学生思考,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方法不做优劣评价,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选择。)(三)尝试设计同学们接着看课件,CAI依次显示:跑步项目,跳绳项目,踢毽子项目,跳远项目等。教师提问:你能发现并设计出的数学问题吗?分小组活动:1、收集信息。还有哪些运动项目?各有几人?2、尝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3、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式,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算出得数。4、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么想的。(设计意图:依据现实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学习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运动会情景图,先让学生观看CAI课件,收集信息,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环节的设计,前后呼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四)反馈练习1、人机对话:开火车口算。2、CAI课件显示练习十七第3题根据图意填写算式,巩固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渗透团结合作精神的教育。(设计意图:反馈练习中,我用生动的CAI课件创设了游戏情境,并通过小蚂蚁的团结力量,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本课教学的主体培养目标在此得到了进一步

文光****i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