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19年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 模拟) WORD版含解析.doc 立即下载
2024-10-24
约5.8千字
约11页
0
40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2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19年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 模拟)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2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19年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模拟)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1.“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二者不是一个概念。“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不等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绝非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历年真题】
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2.(2018·北京高考·23)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答案】B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是“自愿、互利”等原则且主要是经济领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和印度、埃及及南斯拉夫和他们提出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得出是反对两极对峙,因此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且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不是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
3.(2018·江苏高考·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答案】D

4.(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欧洲该区域集团组织是欧盟,成员国扩大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故①正确;欧盟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②正确;此时美苏对峙格局已经结束,故③错误;示意图反映出欧盟合作深入,从经济合作为主向经济政治合作的转变,故④错误,故④错误。只有A项符合题意。
9.(2012·海南单科卷·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答案】D
【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
10.(2011·山东文综·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A

11.(2011·海南单科·22)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19581963196719721976自民党议席287283277271249在野党议席18018420922026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答案】A
【解析】日本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强国,自民党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却忽视了农村人民的利益与诉求,农村民众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对执政党的不满,转向对在野党的支持,才出现了上述表格的变化出现,故选A。
12.(2010·福建文综·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专题2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19年高考历史之政治史考点精练(历年真题 模拟)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大小:40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