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3年12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Dec.2003 第13卷第4期China’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Vol.13No.4 边疆的概念与边疆的法律 杜文忠 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边疆的概念有其特定的文化含义。不仅如此,边疆概念还有特定的、不同 于西方以主权概念为中心的含义。边疆概念的这种特殊性质与中国古代特殊的、以汉文化为主体的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传统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有关,反映在中国古代的立法和司法制度上就是边 疆的法律与边疆的概念和边疆的民族之间呈现出一种历史性的波动和相对稳定的统一。作者从这 一角度对之进行探讨,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边疆民族法律 作者杜文忠,1970年生,贵州财经学院法学系副教授,云南大学博士生。地址:贵阳市鹿冲关路 276号,邮编550003。 一、边疆的概念 与一些国家不同,在中国古代,边疆是一个有着独特含义的概念。在通常的意义上讲,人 们常常把边疆理解为一个纯地理的概念,而恰恰相反,在中国历史上边疆并不是一个纯地理的 概念,而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未把国土边缘看作 是边疆,直到今天甚至在人们的观念中仍习惯于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贵州等非沿边省份 看作是边疆地区,而福建、广东甚至东北地区虽处边缘,而却不被看作是边疆的原因。就中国 古代而言,边疆更是一个难以确定的词语,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不难发现要弄清边疆的含义至 少要涉及到“疆域”、“中国”、“民族”等等这样一些概念,而这些概念本身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很 大的波动性。比如就疆域而论“中国”一词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概念,,①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 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春秋之前天子身居之京师称“中国”,出城就是出国,中国就是国中,其意 是指处于中枢地位的国家,这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秦汉时,被统一的诸侯国所在地都可以被 称为“中国”,自秦汉始尽管中国人的空间视野有所扩大,但“中国”的概念在政治上并没有因此 ①中国古代亦有研究历史地理的学术传统,极重视疆域之绘制,历代多“因其沿革,刊其异同”而成。现 论中国古代之疆域当以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为据,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 祖先如何在不同的人类共同体内结邻错居,尽管在政治隶属上有分有合,却最终凝聚在一个疆域稳定、领土完 整的国家实体之内。 —1— ©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 而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当时“中国”这一概念应当说只具有地理、地域、文化上的意义,而 很难说是一个政治管辖范围上的概念,并且没有也不可能有以“中国”为主权国家的现代国际 法意识。在历史上中原王朝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一个中原王朝建立了,它的主要统治区域 就可以称“中国”,而它统治范围之外的边远地区就是夷、狄、戎、蛮这样一些具有种族意义的 “四方”“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一般指汉族文化区”。①正是因为中国这个概念中有着很强的 文化属性,因此这些地区虽然不在其统治范围之内,也未绝然被这个开放的文化圈所拒绝。这 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的地理疆域概念在清以前一直总是既相对稳定却又呈现出波动性的原因。 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和大致稳定是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和大致稳定相一致的,至 清帝国时期的疆域是指现在的中国加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 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 实际上,古代中国疆域的这种文化和地理特征正说明了中国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稳定性与 波动性相结合的特点,或者说正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稳定性或波动性导致了中国概念以及 其地理疆域概念的稳定性或波动性。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国”的概念来讲,就不是一个单 一的汉民族的概念,也就是说它不是向西方那样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概念,②而是在 “国”的概念中,包含了多种族群的意义。早在远古时期,在这片土地上,文化的起源就具有民 族多元的性质,随着族群的形成、族际战争和交往,形成了以汉民族为核心的“夷夏”、“服事”地 域观或者说政治理想。“夷夏”和“服事”本身就说明了一种文化的区分和联系以及民族、文化 的多元性质。这种文化的多元性质和格局同古代中国的法律的形成是一致的,都与族际战争 有着直接的联系。自夏国家形成时始,文化呈现出一种不断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历史进程,因 此,中国古代的地域观总是同民族观联系在一起的,地理概念的模糊性和波动性与因民族交错 杂居而形成的文化多元性质始终联系在一起。费孝通先生在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关系 史时指出,作为核心的华夏族在向外扩

Ch****4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