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ppt / 文档详情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ppt 立即下载
2024-11-02
约4.3千字
约31页
0
2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ppt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第一节区际贸易壁垒及其测度第一节区际贸易壁垒及其测度第二节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演化2.原料供给约束主导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散权力并通过一整套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约束地方决策者的行为,地方政府成为事实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分权式改革为刺激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提供了极大的激励。
在经济短缺和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市场条件下,工业制成品价格大大高于原材料价格。为推动本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各地区竞相从国外引进价高利大的轻纺产品、自行车和缝纫机等生活必需品加工工业。在加工业规模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原材料供给相对紧缺的矛盾凸显。为保障本地区加工工业的原料供给,各区域采取设立关卡等强制性措施限制和禁止能源、农产品和原料输出,通过高价收购和强行闯关等方式获得外地资源输入。各区域之间不断上演“羊毛大战”、“棉花大战”、“蚕茧大战”等原料争夺大战。3.市场需求约束主导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通货膨胀趋势逐渐加剧,国家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经济发展由资源供给约束决定阶段转向市场需求约束主导阶段,传统分工格局下形成的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各地区加工工业重复建设的不良后果开始逐步显现。
各地方政府在市场封锁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钢铁、汽车、机械和石化等利税大、投资高和GDP拉动效果显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确立为地区支柱性产业,各地掀起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高潮,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特征日益强化。
与80年代地方政府限制原材料和生产要素输出相比,90年代区际贸易壁垒壁垒的表现形式为地方政府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抑制其他地区商品向本地区输入。4.外部需求急剧扩大阶段
进入21世纪后,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逐步得到确认,企业的权力和边界逐渐扩大,与政府一起共同成为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主体。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嵌入国际分工链条的成本和障碍大幅降低。出口优先战略、生产要素价格人为压低和“人口红利”的联合作用使得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
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外部需求的急剧扩张使得这一时期的区际贸易壁垒呈现新的内容:
(1)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和市场秩序的逐渐规范,各地方政府限制区际贸易的主要手段逐渐由前期的硬性明文规定转变为软性的隐性措施,比如对外地商品采取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实现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安全法规等,而对本地企业和产品予以倾斜性的政策支持。
(2)出口激励政策和加入WTO使得国内企业出口的成本大幅降低,大量区际贸易机会转化为国际贸易。
(3)在地区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冲动演变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又一轮重复建设。5.外部需求急剧萎缩阶段
2008年,发迹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重创世界经济的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在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市场固有顽疾相互交织和作用下,现阶段的中国区际贸易壁垒具有复杂化、集成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1)地方保护主义再度回潮。各地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优先购买本地产品。
(2)流通能力落后抑制商品的国内流动活力。如流通成本高、第三方物流发育缓慢、零供关系不和谐、流通企业规模不足和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等等。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率为18%,是发达国家的一倍左右。
(3)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激励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同时,契约精神和市场信用机制的缺失大大提高了区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成为抑制国内区际贸易发展的严重障碍。第二节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演化第二节我国区际贸易壁垒的演化2.对外贸易偏好的挤出效应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1966)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初期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国内储蓄难以满足投资扩张的需求;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导致缺乏足够的外汇收入以进口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性设备和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吸收外资和促进出口等方式打破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
在“双缺口”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实际上确立了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中,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不断地向着鼓励出口和降低出口成本的方向强化。
与出口贸易相比,国内贸易不享受税收退返优惠,缺乏专门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对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实行歧视性和差异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导致对外贸易的成本显著低于国内贸易,从而激励大量国内企业放弃国内市场专注于国际市场。3.契约精神和信用机制缺失
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尊重契约和诚实守信的社会能有效明确交易主体的市场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六章区际贸易壁垒

文档大小:2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