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 立即下载
2024-11-03
约9.5千字
约15页
0
16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时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

课时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指导意见学法指导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利用归纳方法理清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的两条线索。
2.利用表格对比选官制度在选官对象、考查内容与形式、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异同点。
3.查阅有关资料,思考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知识点一法令出一
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征:皇帝地位独尊,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弊端: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影响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知识点二君权和相权
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1)矛盾: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官员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
(2)解决的措施:帝王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独揽行政大权。
2.汉武帝限制相权
(1)频繁更换丞相,使相权受到打击。
(2)汉武帝建立“中朝”,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做出决策;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则称为“外朝”。
3.唐朝分割相权
(1)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2)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丞相,相权进一步分散。
4.宋代分散相权
(1)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2)为分散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5.影响:历代帝王调整相权,有效地防范了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弥补了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监察机构的沿革
(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西汉
①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设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
(3)唐至清: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
2.评价
(1)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知识点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
(1)含义: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2)概况:兴起于西汉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
(3)评价
①其考选对象、内容、方式、程序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②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科举制
(1)含义:隋唐以后实行的考试选官的制度。
(2)特点: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3)评价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②保证了官员的来源和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知识点五行省的设置
1.秦汉至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1)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州。
(2)唐代:分为道、州、县三级。
(3)宋代:分为路、州、县。
2.元代行省的设置
(1)设立:在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职责
①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其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②行省官员不能擅自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向皇帝述职。
③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较好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易错防范】
我国古代皇帝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图解历史】宋代中央机构
【易错防范】
1.唐代中书省与元代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唐代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代中书省则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两者名称相同,但职权差别较大。
2.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主要有两种方式:启用身边亲信近臣,如汉代建立内朝;多人共行“宰相”之职,如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和宋代的增设官职分散相权。
3.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它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时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文档大小:16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