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培优点四 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docx / 文档详情
培优点四 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3
约7.3千字
约10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培优点四 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docx

培优点四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优点四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

典例1.(2019高考卷2)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答案】C
典例2.(2019高考卷1)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答案】D
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

1.据统计,唐玄宗时宰相34人只有7人是进士,肃宗时宰相16名,进士出身者只有4人,代宗时期宰相12名,也只有4人是进士。北宋有宰相72人,进士出身的有63人,南宋有宰相63人,进士出身的有48人。唐宋时期的这一变化
A.确保了官员廉洁从政
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D.构建了平等政治体系
【解析】宋朝相对于唐朝,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增加,比例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而这一变化也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故C项正确;进士人数的增加无法确保官员从政的廉洁,也与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必然联系,故排除A、B两项;中国古代的政治体系之下,等级森严,并不平等,故D项错误。
【答案】C
2.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
B.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
C.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
D.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宋朝对地方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十分重视,其体现的本质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按等级授职的内容,故排除B项;防止官员失职并不是其本质所在,只是目的之一,故排除C项;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是目的之一,不是本质,故排除D项。
【答案】A
3.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解析】根据“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设置监御史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正确;监御史是检察官员,不掌握地方行政权,A错误;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监御史负责地方检察,B错误;汉惠帝时期仍然推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是地方侯国割据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
【答案】D
4.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解析】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曹魏、西晋、东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下降,这是九品中正制造成的有利于士族地主、不利于寒门子弟的局面,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故B项正确;西汉以来封建社会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
发展与材料中选官制度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文化下移趋势不符合表格中数字变化表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培优点四 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