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9
约9.1千字
约16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的近代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docx

中国的近代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近代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八上1-13课)
主题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而不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又是“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导火线或直接原因)。
3、《南京条约》中的“割地”:英国割占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五口通商,而不是协定关税。
4、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而不是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5、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而不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6、抗击洋枪队的是太平军,而不是义和团。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7、《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而不是“进一步加深”或“完全沦为”。条约中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通同口岸开设工厂”(客观上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条约的内容含“割占辽东半岛”,但实际由于“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并没能真正割占。
8、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性质是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不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9、《辛丑条约》(20世纪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辛丑”指的是签订条约的时间是1901年,不是1900年。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中国近代前期被迫与列强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不是《马关条约》!原因:《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条款,但巨额赔款以及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严格控制清政府,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显然危害比《马关条约》更为严重。
11、本主题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事件只有“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的签订),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只是“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性质,而不是“改变”。
12、区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攻占北京的两个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光绪帝)。
13、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与列强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赔款最多),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北京条约》,允许开设工厂的条约:《马关条约》。
14、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是从犯(或帮凶),又单独作战,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沙俄在参加八国联军进攻京津的同时,又单独出后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并制造了一系列惨案。(P38)
主题二:近代化的探索
1、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性质的变革,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而不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而不是戊戌变法。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是洋务运动,开启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的是戊戌变法。开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五四运动。
3、戊戌变法中的“戊戌”指的是1898年,百日维新内容中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戊戌政变,而不是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专制),不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了清朝统治),而不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孙中山最大的功绩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或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5、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戊戌变法主张以“改革”的方式学习西方,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而辛亥革命主张以“革命”的方式学习西方,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而不是《新青年》的创办!(《青年杂志》的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7、新文化运动之“新”在于其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是由于运动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8、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的近代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