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ppt / 文档详情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ppt 立即下载
2024-11-13
约2.4千字
约33页
0
8.1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ppt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木作、小木作大木作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大式做法与小式做法的区别:一、柱类型:·按结构所处的部位: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此外,又有都柱、倚柱、排叉柱、塔心柱、望柱等。·依构造需要,则有雷公柱、垂莲柱、擎檐柱、抱柱、心柱等。·外观:直柱、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莲柱、盘龙柱等。柱的断面、高度与建筑尺度的关系,在《营造法式》中已有规定:“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余屋,即径一材一栔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长短,以下檐柱为则。”角柱檐柱:檐下最外一列称为檐柱。中柱:在纵中线上,不在山墙内,上面顶着屋脊的是中柱。金柱:檐柱以内的称为金柱。山柱:山墙正中一直到屋脊的称为山柱。瓜柱:立在梁上下不着地,作用与柱相同的称为童柱,也称瓜柱。二、枋·额枋(宋称阑额):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阑额之名首见与宋代,清代上面的叫大额枋(宋仍称阑额),下面叫小额枋(宋称由额)。·平板枋(宋称普拍枋):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后来逐渐变高变窄,至明、清,其宽度已窄于额枋。雀替的作用:1.增加挤压面2.减少净跨3.改善节点构造4.取得艺术上的过渡。3)斗拱(P275--P278,P300--P304)斗拱是是我国木构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作用1.增加承托的作用2.出跳形成悬臂梁,支撑挑檐檩3.联结柱网:均匀传递荷载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5.减震:吸收震波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宋式铺作的分件分为:斗、栱、昂3类。斗是斗形的木垫块,细分为栌斗、交互斗、齐心斗、散斗;栱是弓形的短木,分为前后向的华栱和左右向的横栱,横栱又按所处位置,细分为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昂是斜木,分为下昂、上昂.清式斗拱:外檐斗栱外出翘、昂、耍头;内出翘、菊花头、六分头、麻叶头。室内斗栱多用品字斗栱,两端出跳对称,均用翘而不用昂,仅耍头后尾作麻叶头。溜金斗栱多用于宫殿、庙宇的砌上明造屋宇,外跳和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的菊花头、六分头和秤杆等,后尾搭在金柱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生联系,完全不起结构作用,称为落金做法。另一种后尾下无承托,而支撑于金桁下,称为挑金做法。P301:斗口斗栱的类别1.不同位置的类别:清:柱头科宋:柱头铺作平身科补间铺作转角科转角铺作平身科:位于檐部柱间的平板枋上,起垫托檐桁的作用;没有梁架,间接受力。柱头科:位于四周檐柱上方,起承托挑尖梁并传递其荷载的作用;受力斗拱。转角科:位于角柱上方。2.不同做法的类别:(1)两踩斗栱:没有昂和翘,只有栱。分为:一斗二升交麻叶与一斗三升斗栱。这种斗栱主要用于外檐和隔架,只在大斗上安瓜栱与正心枋两材。(2)翘昂斗栱:有翘有昂。是外檐斗栱中最常用的一种。分三踩“斗口单昂”;五踩“斗口重昂”、“单翘单昂”;七踩“单翘重昂”;九踩“重翘重昂”、“单翘三昂”等几种。(3)品字斗栱:只有翘,没有昂。里外出跳只用翘,不用昂,形如倒置品字。主要用于楼房和城楼平座之下,或天花藻井四围。其出踩有三踩单翘、五踩重翘、七踩三翘、九踩四翘等。(4)隔架科斗栱:主要用于殿屋门座室内大梁与跨空随梁枋空挡之间,起垫托隔架作用。常见的有:单栱隔架科和重栱隔架科。(5)镏金斗栱:与翘昂斗栱一样用作外檐斗栱,是等级最高的斗栱制式。四、屋架·举架(宋称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长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推山与收山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梁(宋称梁或栿)按它在构架中的部位,可分为单步梁(又称抱头梁)、双步梁(宋称乳栿)、三架梁(平梁)、五架梁(四椽栿)、七架梁(六椽栿)、顺梁、扒梁、角梁(阳马)等。宋梁栿的名称是按它所承受的椽数来定的,而清代则按其上所承的桁或椽数来命名。挑尖梁(大式做法,有斗栱):檐柱和老檐柱之间的短梁称为挑尖梁。作用:加强廊子的结构。抱头梁(无斗栱)n架梁——n-1步架·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桁(或叫檩):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它的取名方式与柱子名称一致。檐檩脊檩上金檩中金檩下金檩挑檐檩四、小木作·大门最常见的是板门。由于结构和构造上的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

文档大小:8.1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