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文书的处理156本章学习目标第一节文书处理程序第一节文书处理程序的概念二、文书处理程序的特点156(二)连续性 1、文书处理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的一个统一整体; 2、运用文书处理程序时不得颠倒顺序或随意增删环节; 3、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机关在具体运用时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三)规范性 1、文书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要求和规范; 2、规范性是文书处理的质量要求; 3、规范性是文书处理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4、规范性体现在文书工作的内容、工作方向、工作方式等方面。注办第二节收文处理程序一、收文处理程序的类型(一)签收签收是对收到的公文进行审核,检查清点。 2、内收发工作。对外收发送来的文件进行启封审核。 内收发启封的权限为:整个机关名义收;领导同志收;负责同志收的文件。 启封后的工作:检查正件、附件及文件页码是否齐全,有无短少,如附有汇票、收据等,应及时送财务部门。 收文审核后,内收发加盖收文章进行收文登记。 签收注意两点: 一是要清点信封或文件包数量,检查密封是否完好,核对信件实际件数、信封编号与签收单上的记载是否相符。 二是要逐份清点核对所收文件的编号、份数与签收单上的记载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要签名或盖收文章收件。 (二)登记 公文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编号、收文时间、来文单位、来文号、标题、密级、紧急程度、主送单位等。 要详细记载收文的经办过程,便于工作中查询。 登记不是一次完成。边办边登。多环节登记。 登记的项目(可选择)登记应注意的事项需要登记的收文:不需要登记的文件:收文登记的形式 2)联单式登记。是同时填写两联或两联以上登记单的登记形式。以四联单形式为多。第一联贴在收文前面,随收文运转;第二联由内收发保存,按顺序装订后作为总收文登记簿;第三联作为催办凭据;第四联送交档案员,等待文件办理完毕后整理登记。P165 3)卡片式登记。是采用单份卡片进行收文登记的形式。卡片式登记的优点是可以多人同时进行收文登记;能够编制多种检索工具。卡片式登记的缺点是易于抽乱和丢失。P166收文登记的方法(三)初审(审核)1663、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常见问题有: 该用“请示”的用了“报告”;主送、抄送机关标注不规范;上行文未标注“签发人”;主附件分离,附件不全;缺页、错页、中间有空白页;印制歪斜,等等。 4.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 常见问题有: 未经协商就报文;已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且没有说明情况就报文;多个机关联合行文未会签完毕就报文等。 初审合格的公文,进入承办程序。 (四)承办(拟办-批办-承办)承办阅件。阅件应合理确定分送范围并分送。在分送范围的确定上,以充分满足工作需要、发挥文件最大效用、符合保密要求为原则。 承办办件。办件应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 转办适用于党委、政府办公厅(室)根据有关规定有明确的授权,或请示事项明确在业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情况。 按收文单位是否回复来文单位。承办可分为:承办要求承办包括办文和办事两个方面的内容168-1692、办文。办文是针对收文的拟稿回复,即办理复文。 复文是收文处理的一个环节,又是发文处理的起始阶段。 复文要注意的几点要求: 1)领会拟办和批办意见,据此复文; 2)研究文件内容,属于自己承办的要及时回复; 3)批办意见要求本部门牵头与其它部门联合复文的,会签后,再报领导审批; 4)内容涉及以前的收文或其它材料,要查找有关文件作为复文的参考。承办的注意事项(五)传阅轮辐式传阅法传阅(运转、送批、送阅)专传 对于保密要求特别严格的公文,可以采用专传的方式,即指定专人负责将公文在规定时间内送机关有关负责人阅批完毕。传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要随时掌握公文传阅去向和进度。 二要控制公文传阅周期(时间)。 三要严格公文传阅范围。 四要减轻机关负责人阅文负担(先摘编)。 五要确保传阅安全保密。 六要适时将已传阅完毕的文件收回归档。 (六)催办169(七)答复(注办)169中办发〔2012〕14号条例在公文办理中强调:第三节发文处理程序发文处理要求的变化参考158-159中办发〔2012〕14号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一、复核 主要包括:审核处理程序、附件材料、文件格式等。 1、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 2、附件材料是否齐全; 3、格式是否统一、规范。 复核无误,应编发文字号,确定印制份数,注明时限和秘级,准备缮印; 复核有误,应按程序退回复审。 关于确定文件份发出方式:在“复核”中考虑,在“核发”中体现批注印制文件的总份数和文件发出方式缮印(根据定稿制作文件正本的过程)160-161校对参考122-123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用印(盖章)用印注意事项二、登记16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