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事业单位招聘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事业单位招聘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请示和报告常常被混淆使用,如果把请示误写成报告,就可能因为处理方式不同而误时误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请示均属承办件,收文机关必须及时处理,明确作答,限期批复;报告多属阅知件,除需批转的建议报告外,收文机关对其它报告都不可作答复。如果把请示误写为报告,就可能因不同处理方式而误时误事。 故本题正确。 【解析拓展】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一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2、下列属于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国家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政治团体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行为。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国家行政机关,客体是具体的各级行政事务。 故本题选A。 3、某市档案局的一份通知,其发文字号为:X档字(2014)第009号;按照公文格式规范,这一发文字号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通知是下行文,因此应当用“发”,不用“字”;括号不应用“()”,应用“〔〕”;不应用“第”字;序号不需要用0补齐虚位,应为“9号”。 故本题选D。 4、事业单位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均可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故本题错误。 5、在通知的标题中,转文性通知的标题较为特殊。如果被转文件标题过长,可以: A:另起一行排列 B:作为附件附在通知的文末 C:用被转文件的发文字号替代 D:保留发文机关而省略被转文件的标题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常识。 转文性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关于转发+原文标题+文种”组成。但转发层次较多时会显得杂乱,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技术处理:①省略重复词语和书名号。②简化被转文件的发文机关名称。③合并被转文件。④用发文机关文号替代标题,因此,C项正确,ABD表述均错误。 故本题选C。 6、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是()。 A:确定组织目标、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人员配备 B:确定组织目标、人员配备、组织调整与变革 C: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人员配备、组织调整与变革 D:确定组织目标、设计组织机构和机构、组织调整与变革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组织工作的流程是:确定组织目标及确定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功能和活动;对活动进行分组,形成职位体系、部门结构、层次结构;配备人员划分职责权限。 故本题选A。 7、根据经济设计和职务分析、信息反馈,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的活动,行为是()。 A:测评 B:招聘 C:培训 D:考录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企业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设计和职务分析、信息反馈,寻找、确定和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该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故本题选B。 8、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的专项行动,以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国家发改委的做法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扩大行政执法范围,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②切实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③严格司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④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政府职能也叫行政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法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主要内容: 1.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2.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3.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