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聊城莘县综合类事业单位招聘52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山东省聊城莘县综合类事业单位招聘52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某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其由总经理直管的营销队伍人数也从3人增加到近100人。最近,公司发现营销人员似乎有点散漫,对公司的一些做法也有异议,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看,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 A:总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宽,以至于无法对营销队伍实行有效的管理 B:总经理投入管理的时间不够,致使营销人员产生了看法 C:营销队伍的管理层次太多,使得总经理无法与营销人员实现有效的沟通 D:营销人员太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幅度不止表示一名领导人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的数量,实际上它同领导者和下属的状况和业务活动的特点都有密切关系,这些下属人员都承担着一定的管理业务。因此,管理幅度的大小,就意味着上级领导人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大小。管理幅度并不是越大越好,一旦管理幅度超出了领导者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混乱。题目中总经理直管的人数有近100人,管理幅度太宽,无法对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 故本题选A。 2、下列关于发文字号写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文字号中不应搭配“第”等虚字 B: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应按顺序排列,不能颠倒 C:年份要写全 D:年份可使用六角括号,也可使用圆括号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格式并选错误项。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如中办发〔2012〕14号。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故本题选D。 3、()是指绩效评价所获信息及结果与需要评价的真正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高度 D:幅度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错误,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B项正确,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即评价所获信息及结果与需要评价的真正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 C项错误,高度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 D项错误,幅度是指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即事物变动的大小。 故本题选B。 4、一般情况下,上行公文应采用哪种结尾方式?() A:倡议展望式 B:概括总结式 C:祈望请求式 D:交代说明式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倡议展望式指的是在结尾处,对于公文中所提及的事项、具体做法、相关内容等发出一种倡议,一般都是希望收文机关看后能够一起遵照执行或呼吁大众共同来做好某件事,此种结尾一般适用在下行文或面向大众的行文,并不属于上行文的结尾方式。 B项错误,概括总结式是指在正文结尾处对于正文主体内容的总结,用以说明主要内容已完成,其主要形式多为“特发此函,盼回”、“特此通知,请遵照执行”等,一般不用于上行文。 C项正确,祈望请求式是指在正文结尾处用带有期盼、渴望、请求式的句式,对于正文所提内容及事项,希望得到一个回复。一般情况下主要形式为“请示当否,请批复”、“以上报告,望审查”等,此类公文结尾一般都是在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上行文中出现,其目的是希望报告事项与请示内容得到上级的批复。 D项错误,交代说明式是指叙述需要具体交代说明清楚的事项及内容,一般交代说明都是在正文的主体部分进行,不管是法定公文还是非法定公文结尾的作用都是对原文的精炼总结,不会再出现具体交代说明。 故本题选C。 5、撰写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情况、反映问题的公务文书,必须如实、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有一说一,决不能弄虚作假,故意夸大,也不许报喜不报忧,掩饰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这说明公文写作要()。 A:力戒主观,言必唯实 B:措施严谨,言必有度 C:明确目的,言必知意 D:遵循格式,言必有序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正确,“力戒主观,言必唯实”,指的是公文作为机关办事的依据和推动机关工作的重要工具,要求公文的内容必须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事求是,这是公文写作的质量保证。 B项错误,“措施严谨,言必有度”,指的是公文写作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颁布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绝不可超出政策法规的界限,做到不走样、不超权、不越级,有“法度”。与题干无关。 C项错误,“明确目的,言必知意”,指在公文落笔起草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