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广州欧美同学会招考事业编制管理人员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广东广州欧美同学会招考事业编制管理人员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组织的()。 A:权力分散 B:弹性化 C:扁平化 D:层次分明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学习型组织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自主管理;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领导的新角色。 故本题选C。 2、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是公文中数字表达的两种方法,下列数字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八”事变 B:2017年11月21日 C:90mm D:4分之3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其中,汉字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十个数字。 A项正确,含有月、日简称以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词组,应使用汉字数字。如果涉及到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等因数字的重复性或连续性可能引发歧义的,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加引号。如:“一·二八”事变。 B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3.5.4规定:“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2017年11月21日写法正确。 C项正确,物理量数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等,且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换行。非物理量数值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D项错误,计数与计量以及统计表中的数值、正负数以及小数、百分数、分数、比例也必须采用阿拉伯数字。如、、、、等等。“4分之3”的正确表达形式为“3/4”。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维持国家内部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属于政府的()。 A:经济职能 B:社会职能 C:政治职能 D:文化职能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A项错误,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B项错误,社会职能是指国家、政府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之外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 C项正确,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维持国家内部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政府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即政治职能。 D项错误,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 故本题选C。 4、从决策者数量的多少可以把决策类型分为个人决策和()。 A:程序性决策 B:理性决策 C:战略决策 D:集体决策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决策。 A项错误,程序性决策是以决策所涉及的问题有无经验可做借鉴和是否重复出现为标准划分的决策类型,是指对行政管理活动中经常、大量地反复出现的问题,按照现成的规范、原则和程序去处理的决策,不符合题干的“从决策者数量的多少”的划分标准。 B项错误,理性决策是古典决策理论中提出的概念,所推崇的决策模式,也就是理性决策模型,简称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舍弃了一些次要变量,使问题的分析得以简化,形成有效的分析框架,能用来解释经济中的诸多现象,题干强调的是“从决策者数量的多少”的划分标准,并无涉及“理性决策”的相关内容。 C项错误,战略决策是以决策所涉及的范围作为划分标准,不符合题干的“从决策者数量的多少”的划分标准。 D项正确,按决策主体分类,可以把行政决策划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集体决策:由领导集团制定并控制实施的决策;个人决策:最后决策权由个人行使的决策。符合题干的“从决策者数量的多少”的划分标准。 故本题选D。 5、()是党政机关公文中的一个平行文,用于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A:批复 B:报告 C:议案 D:函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