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梅州丰顺县埔寨镇人民政府招聘2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广东省梅州丰顺县埔寨镇人民政府招聘2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2018“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始了,网民参与建言征集活动表明()。 A: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B: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开展民主监督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常识。 A项错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B项正确,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通过民情信箱、民情接待室等一系列民情反映渠道建立起来的,注重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网民参与建言征集活动,反映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来参与民主决策。 C项错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指群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从而进行民主监督的制度。题干没有体现公民联系人大代表的过程,选项与题干无关。 D项错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不是公民。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 故本题选B。 2、《XX市XX局关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说明》属于()文种。 A:混用 B:误用 C:自制 D:混搭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二)决定;(三)命令(令);(四)公报;(五)公告;(六)通告;(七)意见;(八)通知;(九)通报;(十)报告;(十一)请示;(十二)批复;(十三)议案;(十四)函;(十五)纪要。因此,说明不属于法定文种。 A项错误,混用文种指的是不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有关正式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邻近文种相互混用的现象。 B项错误,误用文种指的是把属于机关的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直接加以使用的情况。 C项正确,自制文种指的是超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部分非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的现象。 D项错误,混搭文种是指多个文种混搭在一起,不符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文种。 故本题选C。 3、审核是文稿签发前的最后一个处理环节。()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知识。审核又称核稿,指在拟定的公文文稿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者会议讨论之前,由部门负责人或有经验的秘书对文稿所作的全面审核和修正。因此文稿签发前的最后一个处理环节是审核。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 (1)拟稿是发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整个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2)审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机关领导人审批签发以前,对公文的内容、体式进行的全面审核和检查。它也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3)签发是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最后审批。它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 故本题正确。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政务处分记大过期间为()。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 根据《政务处分法》第八条规定:政务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六个月;(二)记过,十二个月;(三)记大过,十八个月;(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故本题选C。 5、下列公文中的成文日期符合写作规范的是()。 A:2017年5月20日 B:17年5月20日 C:二零一七年五月二十日 D:一七年五月二十日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常识。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规定,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A项正确,成文日期符合写作规范。 B项错误,年份应标全称,应是2017年。 C项错误,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D项错误,应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故本题选A。 6、关于公文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级答复上级的询问用“报告” B: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用“决议” C:上级的工作意图、要求告知给下级用“通知”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