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代理的概念、类型,理解代理权的原理,掌握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特殊规则。第一节代理的概念与特征注意:本章所指代理系狭义的代理,又称直接代理、显名代理。广义的代理还包含代理人不以本人名义,而以自己名义而为、其法律效力间接地归属于本人的间接代理,如行纪,对此我国规定于《合同法》中。 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与传达 1.传达:传送表意人已为的意思表示的行为。 2.区别(1)对行为能力的要求:要求/不要求。 (2)对行为结果的处置:直接由本人负责/表意人能够撤销不实传达。 (二)与代表 1.代表(略) 2.区别 (1)主体:代理人与本人各自独立/代表人为法人的一个部分。 (2)法律效力:存在归属问题/不存在归属问题。 (3)行为范围:限法律行为/含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与行纪 1.行纪:以自己名义为支付报酬的委托人所从事的交易活动。 2.区别 (1)名义:本人/自己 (2)法律效力:本人/自己 (3)有偿性:不一定/有偿 (4)立法归属:总则/有名合同 (四)与居间 1.居间:向支付报酬的委托人报告订约机会或者提供订约媒介服务。2.区别 (1)缔约主体:代理人/本人 (2)有偿性:不一定/有偿 (3)立法归属:总则/有名合同 三、适用范围 (一)适用于 1.法律行为 2.行政行为 3.诉讼行为 (二)不适用于 1.人身性行为2.无权代理行为 3.约定亲力行为 四、意义 (一)扩大主体活动范围 (二)补充行为能力不足第二节代理权3.委托合同往往构成代理权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但与授权行为各自独立。 思考一:委托合同与代理授权为什么要各自独立? 二、行使原则 (一)有权代理原则,即应当在代理权限的范围内行使(《民法通则》第63条),否则构成广义无权代理。 (二)亲自代理原则,即应当由代理人亲自代理,严格限制转委托。(《民法通则》第68条、《合同法》第400条)(三)善良代理原则,即应当尽到善良管理人的谨慎、勤勉义务。 1.接受委托人的指示的义务。(《合同法》第399条) 2.及时报告义务。(《合同法》第399、401条) 3.利益转交义务。(《合同法》第404条) 4.过程损害赔偿义务。(《合同法》第406条)三、滥用 (一)类型 1.自己代理。 2.双方代理。 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二)效力:无效 附论:委托代理中的六大连带责任 1.授权不明时本人与代理人负补充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65-3条)2.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负并存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66-3条) 3.恶意第三人与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负并存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66-4条) 4.代理人恶意代理本人的违法活动时负并存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67条) 5.转授权不明时代理人与有过错的次代理人的并存连带责任。(《民法通则意见》第81条) 6.共同代理人对本人负并存连带责任。(《合同法》第409条)第三节代理的特殊类型二、复代理 (一)定义:代理人为本人的利益将其享有的代理权转托给他人而产生的代理。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的权利称作复任权。复代理相对于本代理而言。 (二)产生 1.本人事先授权的。 2.本人事先同意的。 3.本人事后追认的。 4.紧急情形下为被代理人利益的。 注意:除此之外委托代理人无复任权。案例一:甲委托乙到A市购买茶叶一批,乙到A市后即将代理权转托给好友丙,丙买到茶叶后交给乙,乙再交给甲并说明了由丙代买的实情,甲未说什么,但接受了茶叶。 试问:该复代理是否成立? 案例二:甲委托乙到A市处理一批新鲜果品。乙到A市后水土不服得重病住院。适逢盛夏,若不及时处理,该批果品面临坏掉危险,而乙又联系不上甲,无奈之下委托好友丙代为处理。事后甲持异议。 试问:该复代理是否成立?(三)特征 1.复代理人由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选任。 2.复代理人是本人的而非代理人的代理人。 3.复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以代理人的代理权限为限。 4.复代理人有义务接受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双重指示。 思考二:如果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指示不一致,依谁?(四)代理人在复代理中的责任 1.原则:复代理一经成立,代理人不对复代理人的行为负责。 2.例外: (1)选任责任: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本人选任第三人作为复代理人,即应当向本人默示担保该第三人品德可靠、具有处理受托事务的基本技能。 (2)指示责任。 (3)转委托授权不明时的责任。案例三:甲委托同事乙在春节回家探亲时代购茶叶10斤,并交给乙5000元。乙受委托后回家探亲,适逢春节家乡不产茶叶,于是告知甲。甲允其留下钱托人以后代买。乙临行前一晚逢好友丙来探望,便将买茶叶一事相托,丙欣然答应,并受领乙给付的5000元。 试问一:若丙拿到钱后在回家路上遭遇抢劫,该5000元损失由谁负担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