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人才21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人才21人历年高频综合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每套试卷共200题,答案解析在题目后面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30题) 1、《XX市XX局关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说明》属于()文种。 A:混用 B:误用 C:自制 D:混搭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二)决定;(三)命令(令);(四)公报;(五)公告;(六)通告;(七)意见;(八)通知;(九)通报;(十)报告;(十一)请示;(十二)批复;(十三)议案;(十四)函;(十五)纪要。因此,说明不属于法定文种。 A项错误,混用文种指的是不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有关正式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邻近文种相互混用的现象。 B项错误,误用文种指的是把属于机关的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直接加以使用的情况。 C项正确,自制文种指的是超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部分非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的现象。 D项错误,混搭文种是指多个文种混搭在一起,不符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文种。 故本题选C。 2、下列有关公文论述错误的是()。 A:公文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B:涉密公文涉密程度的标注包括“特秘” C:公文份号为1写作000001 D: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七项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B项错误,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二项规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C项正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2.1份号”规定:“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D项正确,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二项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3、()多用于为加快文件传递的上行文或部分不容许作任何变通和发挥的下行文。这种方式可以迅速传递公文信息,减少逐级转发公文的时耗和信息失真的机会。 A:联合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联合行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宣传机关联合发文,包括下行文和上行文。联合行文有两个条件:(一)涉及多方面和多部门的事,单方面或一个部门行文无效而必须联合行文;(二)联合行文者必须是同一级别的机关或部门。因此,上下级机关不能联合行文,与题干不符。 B项正确,多级行文是指将公文同时发送给上几级或下几级机关,甚至直达基层与人民群众直接见面。多级行文可以提高公文传递的效率,多用于为加快文件传递的上行文或部分不容许作任何变通和发挥的下行文。 C项错误,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可以越级行文,如:由于发生特殊紧急的情况,发生战争或严重自然灾害,逐级上报将会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问题;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没得到解决的问题;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直接上报的问题;向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制的问题;直接上下级机关或领导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询问与联系极个别的、必要的具体问题等,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D项错误,题干中所表述为多级行文特点,有正确选项。 故本题选B。 4、下列不适用于命令的是()。 A: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B: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C: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D: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八条第二、三项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因此,“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培训,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 A:120学时 B:150学时 C:240学时 D:360学时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九条规定,为

Y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