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ppt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新朝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公元9年王莽 2、东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公元25年刘秀洛阳(今河南洛阳) 一、光武中兴 3、找出并理解光武中兴的目的: 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4、光武中兴的措施:夜郎探究: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东汉中期后,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依靠宦官,诛杀外戚,夺回君权,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权利落入辅政外戚手中,他們控制朝政,专横跋扈。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联合亲信宦官灭掉外戚。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宦官专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政治腐朽,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陶制东汉庄园城堡模型黄巾起义 三、黄巾起义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灾害频发。 2、黄巾起义的爆发时间和领导人: 184年张角 3、黄巾起义的特点和性质: 特点:有组织(创立了宗教太平道)有准备规模大 性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第13课东汉的兴亡结果: 起义失败。 影响: 沉重打击了 东汉的统治, 使其一蹶不 振。课后活动:1.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下列关于东汉中后期政治局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②人民生活贫困 ③时局动荡不安 ④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3.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治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5.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材料二光武中兴太短暂,外戚宦官争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 请回答: (1)你能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措施吗?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什么变化?原因有哪些?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减轻刑法,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东汉走向衰亡。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农民起义爆发,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等。
一吃****仕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