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第15课 神圣的宪法 第1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件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政治课件.ppt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考你宪法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定了我国的国歌、国旗、国徽和首都等问题。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为了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兵役法》宪法常被人们称作“母法”,普通法被称作“子法”,因此,某同学认为: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3月17日晚10时许,孙外出上网,途遇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检查身份证,因未带身份证,被作为“三无人员”带回派出所。孙的同学成先生闻讯后赶到派出所并出示孙的身份证,当事警官仍拒绝放孙。 3月18日,孙被作为三无人员送往收容遣送站。当晚,孙因“身体不适”被转往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护站。20日凌晨1时多,孙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于当日上午10时20分死亡。孙志刚收容致死案触痛了国内法律专家们,他们建议对国务院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经过法定程序,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3年8月1日起新办法正式施行,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除。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各抒己见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共同探讨小试身手你思我思同学们,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每个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那么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怎样去做呢?你会运用了吗?2.下列对我国宪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它规定了什么是犯罪和犯罪应受何种刑罚; ③它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④它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3、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上述材料表明 A、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 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③依法治国的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重点问题⑤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⑥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A、②⑤⑥B、②③④ C、①④⑤D、①③④⑥ 7.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分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一个:“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个:“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个:“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第四个:“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第五个:“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元枫****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